也是今天把《水浒传》给看完了,而我也想留下点痕迹,写一点读书感悟。这曾经在我眼里的严肃文学,相当于新闻联播,一看准会睡觉的。而如今,我却能接受这样的文学形式,细细嚼之,觉得生动有趣,意蕴悠长。陆陆续续应该也看了几个月,中途也有几次断了,时隔很久才又投入其中。第一次断是为“梁山聚义”,当时只要一犯官司便上梁山,晁盖一伙人因劫生辰纲上梁山,而青面兽杨志因丢生辰纲也上梁山。让我觉得上梁山只不过是逃避官司,逃避责任,也算不得什么好汉,所以也就产生了一种深恶痛绝的感情。而第二次弃剧也就是快大结局时,梁山好汉大战方腊,梁山好汉损失惨重,不忍卒读。想到结局是悲剧,我也一时没有想看下去的欲望,加之那段时间准备六级,也就暂且不看了。而今天把完整的追完,再来谈谈我的看法。
对于108位好汉,首先我要提的是鲁智深,记得启蒙时也是被倒拔垂杨柳吸引,豪爽豁达,甚是喜爱。现在细看,鲁智深一开始也是因犯官司,而后遁入空门,刚入佛门的他还是旧性不改,屡屡犯戒,偷偷下山喝酒吃肉。直到方丈的教诲,他才开始悔悟,决心痛改前非,从头开始。同时他也是一个很仗义的人,在剧中林冲的妻子被高衙内凌辱,他也是深恶痛疾,想替林冲报仇。相反,在这件事上,林冲一再忍气吞声,最后让仇人赶尽杀绝。妻子被凌辱后自杀,而自己也被陷入狱,好好的一个家就这样被毁了,空有一身武力,却不能保护自己心爱的人,这点实在令人唾弃,怒发冲冠。看的人甚是憋屈,而要数痛快,当然要讲到武松。武松打虎,武松杀嫂,看完这一系列真的很爽。爱憎分明,有万夫难敌之威风,也怪不得潘金莲会爱上他。这该死的男人的魅力,就连我也爱了哈哈。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起初潘金莲与武大郎夫妻和睦,相敬如宾,而自打武松的出现 ,潘金莲便心花怒放了,毕竟武松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又有一身武力,所以潘金莲动心也是情有可原,这是人的天性。但是在那个年代动心也是没有好结果的,纲常伦理占据很大位置,存天理灭人欲,出现这样的想法也是很危险的,嫁作他人妇,怎可又三心二意,叔叔行不通,出轨西门庆,酿成大错,造成悲剧,令人唏嘘。在施耐庵的笔下,女子大多是红颜祸水之态,品性不端,潘金莲,以及卢俊义妻子贾氏都是婚内出轨,我实在不大理解作者的观点,为何把这笔墨不多的女性人物写的如此不堪。
而另外一个我要提到的人物则是黑旋风李逵,人称铁牛,宋江的头号粉丝。他给人一副憨态可掬的印象,我也是很喜欢这号人物的,虽然有时莽撞,总是喝酒误事,但这直率的性子让人不得不爱。比起宋江的老谋深算,我更偏爱这天真率直的铁牛。而说到李逵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打虎那段,李逵打虎和武松打虎不是一回事,李逵是为母。李逵是个孝子,好不容易回到家乡,想接母亲上梁山过好日子,谁曾想在半道上母亲被老虎给吞了。看到这一幕,实在是令人痛心不已,对铁牛这撕心裂肺的也是痛深表同情。
最后我便要说说《水浒传》的头号人物宋江了,对于宋江,很多人都会说他老谋深算,处事圆滑,城府颇深,没错这的确是他的真实写照。看到宋江的处事,我会想到社会上的人情世故,“处处打点”,稳固人脉,原来自古以来便是如此。人情社会,人际关系的处理显得十分重要。宋江上梁山,举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带领好汉们攻打曾头市,奠定了在梁山的地位,稳固人心,渐渐的也架空了晁盖。随着晁盖的死去,宋江也独揽大权,带领梁山好汉发展事业。是替天行道的英雄,但骨子里还是皇帝的奴才,尽管梁山事业蒸蒸日上,他还是不忘初心,从小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让他一心想要招安,报效朝廷。而此时,为了共聚大义,也把卢俊义给忽悠上来了。看到这里的时候,真佩服他的谋略,就像上次我去仙女湖游玩时,到最后一站桃花岛,刚下船就给忽悠了。一到桃花岛,那里有几个人像是在那里祈福,刚走过去就被一人给叫住:“小姑娘,也给你一根福带吧”。“我当时愣住,然后赶紧说谢谢。”但是忽悠也就开始了,慢慢的跟我套近乎,然后让我坐下,让我拿出手来,然后开始问到“小姑娘现在还在读书吧”。我说“是,现在读大三。”后面他开始振振有词的说:“小姑娘,我看你心气比较高,以后是要自主创业的嘞,记住了啊,这条路才是适合你的嘞,以后要自己当老板的嘞,还有啊,今年你的运气很不错呢,但是要注意8月份啊。”对于这些话语,不知道我为什么竟然还有点相信了,整个人就很懵逼状态。最后他叫我捐点香火钱,我也默默的捐了,感觉不听大脑使唤。“难道是被他说中了吗,我平时好像心气有点高,以前也想过自主创业,“反正在那一刻就稀里糊涂的相信他说的话,还被忽悠的交了钱。想到这,也就有点明白卢俊义当时的感受了。被忽悠了还替人数钱,好好的一个员外不愁吃喝,最后却吃上官司,上了梁山。
不过招安,在当时或许也是唯一的出路吧,梁山群众之间的矛盾日渐剧烈,坐吃山空也不是长久之计。不招安,最后也只会落得方腊一样的下场,招安好歹保住了名声,不会落得个强盗的骂名。读罢,总有种荡气回肠的感觉,被英雄豪气震撼,被剧里的兄弟情谊感动。最后战歌起,全剧终,又回到梦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