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业的半年中,常常深夜归宿。和父母说过多少次,晚饭不要留,可是每次回家饭菜总会被纱笼罩着。
父母都是见我回家了,才默默地起身休息。 现在想起来,才明白他们是在等待我安全回家,才会安心睡觉。
有一次,玩的过火。大清早出门,跟几位朋友临时一合计,出了趟远门,到二百公里外爬山去了。
那时,还没农家乐,环境污染也没如今严重。山外酷暑难耐,山中凉意袭人。 山花、野草、参天大树,到处是绿荫与花香。清泉潺潺,蜂飞蝶舞,片片白云在蓝天下飘来飘去。 微风传鸟鸣,岭险欲探幽。真是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天色晚了,就寻了山里人家住下。 山民纯朴,管住宿、管晚饭、第二天早饭,住了两天,给钱还不要。直到恋恋不舍离开,还送了十多斤晒干的山楂片儿。
第三天时,大伙一致决定回家。
时间长了,父母会由担忧转而暴怒。必定少不了挨揍。 朋友心急火燎地开车往家赶,坑坑洼洼的沥青路还把车胎爆掉一个,又是垂头丧气地问修车补胎点儿去补车胎。
结果,赶到家时都凌晨一点了。
往常回家,能望到楼上家中的大吊灯雪亮刺眼。但这次,又这么晚了,灯还亮着。 疑惑之下摸钥匙,还没等插进锁眼,门被轻轻推开了半米宽的缝。
父亲眯着眼,左手扶着门框、右手拉着门把手。他弯着腰、探着头、眯着眼看着我。单元的灯光有些昏暗,他接连说着我的名字,直到证明我真的是我后,才松开手放我进去。
第二天,睡到中午才起床。有着几十年作息规律的父亲却没起床,也没听到新闻的声音。 午饭时想喊他,母亲说,让你爸多睡会儿。这两天他一直等你回家,也不说声,就差发布寻人启事了。白天找、晚上等,饭不香、睡不稳。
那件事对自己触动很大,本来对父亲的举动感觉大惊小怪,多此一举。
多年过去了,等到自己有了孩子,才发现牵挂、担忧,是一种无法言明的爱,也是一种焦虑,一种煎熬。默默的注视着孩子的成长,直到孩子能够放心的远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