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要有境界,更要有底线。境界给人以光明的前景和希望,底线则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我认为底线比境界更重要。一个人没有境界,顶多差劲一点,但没有底线就会出大问题。“我确实没什么境界,但我有底线,我是个‘底线主义者’。”很多时候干坏事的人没羞耻,干了坏事不受良心谴责。好人就是规矩多,遇事爱思虑效果。
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一个社会,没了底线,就什么都会发生。孟子曰:“人有所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才华横溢,却徘徊于仕与耕之间,后来干脆归隐田园。这一切,源于他不愿打破自己的底线。陶渊明清正廉明,从不攀附权贵,也绝不阿谀奉承。而是选择一生坚守原则,把才华赋于诗中,流芳百世。守住底线,不仅在于做了多少事,更在于明白哪些事做不得。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一个人在得意时,坚守底线,可能是名誉使然,但他在失意时依旧坚守底线,那就是真正的善良。底线不是不通人情,也不是对外界的敌意,而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规范。
守得住底线,才守得住那份心安。“公义面前,明辨是非;恐吓面前,不卑不亢;特别是在弱小面前,一定要将心比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