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意志:事情搞大了!
袁晓萍老师看上去年纪不会太轻,也是第一次听说。看现场斯苗儿老师跑前跑后那般照顾,感觉也是位大牛级人物。课题就不一般,不可能的三角形,从三角形的顶点、边、角三方面逆向思考,如何围不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合作“搞破坏”之前,袁老师设计了三个级别,让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级别再开始活动。这个细节比较喜欢。一是关注学生间的差异,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支持和建议。二是对学生方式的引导,为什么是摆——记——想?还可以是什么顺序学习?三是充分体现出教学的民主性,学生的自主性——自选任务、自主记录、自选级别。四是开放性越大,越能多角度获取学生在单元学习中的学情表现。
全班交流的反馈环节是全课亮点的集中展示时段,学生充分暴露并展示了他们的思维水平,之所以用暴露一词,想表达一个老师最大的魅力莫过于极大地包容并支持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并展示各自想法。从这个角度讲,一个好的领导功夫也莫过于此。因此可以粗浅地得到这样的结论,教学优秀的老师做领导也差不到哪里去。从学生的交流中不难看出,他们对三角形并不陌生,在稿破坏的活动中间接地运到三角形的特征、三边关系、内角和、三角形分类等数学知识,随着从可能到不可能的转换,逆向思考慢慢被学生接受着。学生很自然地讲这种搞破坏定义为很数学的破坏,因为和原来学习的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听课的感觉像是一节复习课,后来听袁老师介绍是单元开启课,是一个单元教学开启的第一节课,承担着领航全单元的重任,不是数学老师熟悉的单元起始课。
课堂上印象最深的环节是当破坏边、角、顶点都交流结束后,袁老师让学生找这些破坏成功的实例中,哪些是有关联的,让学生有机会将原本零散的认识打包重组建立新的系统,也就有了后续环节顺利成章的与原有学习建立连结,这算不算发展学生元认知的举措呢?引导学生关注自己想法的来源,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并不断发展和修正,在有意无意的反思性学习中强化思维习惯是我特别欣赏的教学举措。
在袁老师的讲座中获悉,她和她的团队开创了图形与几何领域单元开启课的设计。聚焦高立意、跨课时、简模式、小细节、粗评价、全视域六个主题详实分享了设计与思考的整体框架和核心理念。比如,
高立意强调四个功能:激活原始经验、诊断认知起点、开启学法迁移、构建学序支架。三个核心概念:鼓励学生自己学、教会学生如何学、今后不教也能学。
跨课时指涵盖本单元所有知识要点,作为单元开启的意思。不过从字面意思上看,会引起歧义,建议调整说法。
简模式是针对低结构的教提出的高结构的学,意在降低控制,以大问题、大任务、大版块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即自学、群学、互学和导学。
小细节在追问“什么是真正的学习?”的基础上提出六项内容:多元化的学习经历、多样化的内容资源、个性化的精准助学、多样化的学习工具、学习痕迹记录、自主的学习管理。
粗评价是对评价的重新思考,比如,关于时间、对错、少而深还是广而乱?也是给出答案的最强音:我们要“无效的成功”,还是要“有效的失败”,我们要“正确的答案”,还是要“激烈的讨论”,我们要“惰性的知识”,还是要“活性的思维”。
全视域:基于学习的本质和学习者的需求,围绕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进行学科内或学科间的联结,通过整合、重构、重组,以主题、单元、课或项目等形式,设计学习系列,统整单元学习内容。
最后,袁老师还展示了三角形这一单元的整体设计。(详见下面的照片)报告全程没有做任何记录,很认真地在听,在拍照,生怕遗漏任何细节,由一节课的创新到一个主题单元的创新,无疑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探索。由衷的欣赏、敬佩和感动,沿用大会当天上午的说法,袁老师,事情搞得有点大哦!希望搞得更大一些,震天动地,校本化的圈子怎么够折腾!
因为并没有看到与国家教材的对比研究,所以无意评价这一课程创造的成果。
教材的设计思路是什么?——严密的数学知识体系。学生学习的路径是什么?——从经验、活动到经历发现数学知识再到运用数学的过程。二者截然不同,所以数学课程必然有着很大的再造空间。因为课程的定义已经包含着实施的成分,数学教师们同样承担着数学课程创造者的责任。基于学习者出发的课程设计无疑是有挑战的,教学不再像以往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那么简单,它需要师生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共同参与。同理,还可以这样去思考很多相对的两个问题,在比较中我们不难得到自己最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