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我知道了 何为善缘,何为恶缘。这些不同的缘分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要如何对待、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
所谓善缘,通常来说,是指那些对我们的生
活、学习、工作有正面帮助的关系,可能发生在
父母与儿女之间,也可能存在于师生、夫妻、朋友、
同事之间,双方能够互相关爱,和谐共处。
而从佛法角度来看,真正的善缘还不仅于此,更是指
那些令生命品质得以提升的缘,比如听闻佛法的缘,依止善知识的缘。
既然有善缘,自然会有与之相对的恶缘,这
是一种直接给我们带来痛苦的因素。可能是家庭中
亲人的折磨,也可能是工作中同事的排挤,等等。
那么,怎样看待这些缘分呢?我们对善缘要
珍惜而不粘著,才能使之长久保持,生生增上。
在面对恶缘时,无须排斥,更无须烦恼,而
要接纳、包容并感恩。感恩有这样的特殊机会来
磨炼心性,接收考验。如果一个人在逆境中都能
泰然处之的话,就没什么可以对他形成干扰的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无常变化的,用平等心对待一切有情,不粘著善缘,化解恶缘,可以在顺逆境界中泰然处之。
二、心中有大爱,不淡漠的智慧;自由调整距离,洞穿真相的智慧。1.平淡并非淡漠。2.佛菩萨的爱是无私与慈悲,是对众生无限的大爱。
如果要建立一种充满占有的爱,注定是不能
独立和自由的。因为这种爱是有粘性的,粘住后
就会形影相随,不再独立。一旦分离,便会因曾
经粘得太紧而撕裂。就像两张粘住的纸,揭开时
必然造成不同程度的破损。惟有建立无私的、不以占有为目的的爱,才能在爱的同时彼此自由。
因为带来伤害的并不是聚合或分离,而是这种占有性的粘著。
三、不患得患失最养生。1.养生,先养心。健康的生活关键是减少并逐步去除内心的不良需求。2.修行就是让我们的心超越不良需求带来患得患失的状态,回到当下,回到心的本来状态。健康的生活,关键是知道如何抉择,知
道什么该做而什么不该做。因为行为会成为习惯,
进而演变为性格,成为左右生命的核心力量。现
代人的需求很多,这种过度在乎会使人不知不觉
中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固然焦虑,得到后又会
因担心失去而恐惧。于是乎,心始终处于动荡和不安之中。
修行,是让我们的心超越这种患得患失的状
态,回到当下,回到心的本来状态。
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爱人,父母儿女,我一定会非常珍惜我们之间的缘份,当他们离开我了,我也能安然接受。遇到恶缘,包括我的亲人,同事,客户,我都告诉自己,感谢他们,我遇到的一切都有助于我的修行,都成为我体证涅槃的助缘。感谢这样的机会。
对于君子之交淡如水,之前我也这样认为,也能这样做。这一次给我改变最大的,就是对亲人爱人的占有欲和粘着,对恶缘的耿耿于怀。
对于养生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养生先养心,认识到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的,就不会因得不到而焦虑,得到后担心恐惧。安住当下,将佛法智慧落实到心行上,通过改变行为,进而改变习惯,改变习惯后影响性格,最后达到生命品质的提升。感恩书院,感恩导师,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