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问|如何开始有觉知和灵性地活着?

问:如何开始有觉知和灵性地活着?

答:从脚下第一步开始:

走路时,知道自己在走;

喝水时,明白水润喉;

愤怒时,看见怒火烧的是谁。

问:日常琐事也能修行吗?

答:扫地时,扫的是尘,还是心?

洗碗时,冲的是碗,还是念?

觉知不在深山,就在你指尖碰触碗沿的刹那。

问:念头纷飞如何安住?

答:莫追念头如追风,

静观思绪似看云。

云来云去天不动,

你本是无云的晴空。

问:痛苦时如何保持觉知?

答:疼时,做疼痛的旁观者:

像看孩童哭闹,不哄不斥。

痛是信使,它说:

“这里有你未拆封的礼物。”

问:觉知久了会怎样?

答:起初,觉知如烛火,刻意护持怕风吹;

后来,觉知成呼吸,不费力气自然随;

最终惊觉——

挑水的是你,看挑水的也是你,

连这“惊觉”本身,亦是晴空雁影不留痕。

禅意指南:

1. 起步即道:借用禅宗“运水搬柴皆是道”,破除修行与生活的割裂。

2. 疼痛信使:化用《法华经》三车喻,苦难实为唤醒觉性的方便法门。

3. 雁过无痕:暗合永嘉玄觉“觉后空空无大千”,真觉知是连“觉知相”亦放下。

开始吧,此刻你读这段话的呼吸——已是灵性的第一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