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我,是一个无法跳出舒适圈的人。说是无法跳出,不如说不愿意跳出,或者更为合适。
我要求工作离家近,免去路程的辛苦,钱少也无所谓;
我喜欢默默的做自己的工作,不喜欢管理别人,害怕压力太大。
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也不愿意重新找工作,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让人太痛苦。
我喜欢周末带着孩子去公园玩,不喜欢像其他家长每一天的辛苦的周旋于各种兴趣班;
.........
我一直以平平淡淡,不争不抢作为我的人生信条。
因此,在工作中我成为了那个对别人没有任何威胁的老好人,也成为了职场上的透明人。升职加薪这一类的事,领导也基本不会想到我。
在生活中,我也让孩子变成了一个不喜欢竞争的人。
直到有一次,我无意中看到一则招聘信息,要求所招聘人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当时已过35岁的我,突然而来一股莫名的恐惧与焦虑。我意识到,我如果现在我还不开始做任何改变,那我这一辈子就这么浑浑噩噩渡过了,没有任何让自己可以拿的出手的成绩。原来,我并不是甘于平凡,只是一直没有跳出舒适圈去拼搏的勇气。
所谓舒适圈,是指人长久的沉浸在一种习惯或状态中,自我满足而不想作出改变。比如,有的人明明知道赖床会迟到 ,但仍然不愿意早起5分钟提早出门;有的工作拖到明天会把自己逼得非常紧急,却仍不想立刻行动,而有的人,明明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在哪儿,也不想去改变.......
舒适圈,正在慢慢毁掉一个人
孟子曰: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沉迷于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只有在忧患中才可以生存下去。舒适安逸的状态,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会慢慢毁掉一个人。
舒适会让人失去竞争力。
刚毕业出来工作的时候,我特别不理解那些每天晚上下班还要去学习英语的同事。工作已经非常辛苦了,还要急匆匆的赶去培训班学两个小时的英语,这种辛苦,那时的我想都不敢想。然而到现在,我特别后悔自己当初的惰性。那些在培训班学了的同事,在往后的职业生涯中,无疑是给自己多了另外的选择,而我却把英语彻底丢弃了。往后的职业生涯中,凡是要求英语口语的,我一概只能掠过。因为我连学校学的都已经还给老师了,更不用说工作中要求的商务英语。
当你在安逸享乐的时候,有很多人正在悄悄努力,他们或是在办公室认真准备明天工作汇报的PPT,或正在提升各种能力的培训班上课,或者正在家坚持练习英语.....别人都在行动,都在越变越好。慢慢的,时间会让大家看到差距。拼搏的人,都有了满意的改变,而沉浸在舒适状态里的人,却失去了竞争力。
舒适会消灭一个人的潜能
很多人喜欢给自己设限,他们总说,自己能力就如此,无法跟别人比。其实这只不过是他们给自己找的借口而已。因为定义了自己就是一个口才不行的人,所以他们在公众场合有了逃避讲话的理由;因为觉得自己没有方向感,就一直不尝试开车,可以坦然的享受别人为他开车的服务.......
在公司组织的一个拓展活动上,有一个活动是扎马步,要求一次扎30分钟。教官宣布这一项目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心里打退堂鼓,觉得自己不可能完成。毕竟那时我们所有人还没有尝试过一次扎30分钟马步,觉得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当教官宣布开始后,我们开始了这一痛苦的过程。才扎了3~4分钟,腿便痛得不行,有一些人选择了退出。慢慢坚持到10分钟的时候,发现腿没那么痛了 ,只是里面有一种麻的感觉,接下来,很多人腿开始不自觉的抖,开始站不稳,又有一些人选择了退出。因为是分组的团队比赛,大多数人为了团队的荣誉,在成员的相互鼓励下,最终熬过了所有的过程,坚持到了最后。
每个人都具有无限的潜能,等待我们自己去发掘。但是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行,而不去努力,那你真的就不行。人们常说,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只有打破自己的限制性信念 ,尝试自己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人生才会有无限的可能。
舒适会降低一个人的承受能力
一个长期在舒适状态下的人,当意外来临时,他会感到宛如一场灾难,久久无法走出来。
2020年的一场疫情,造成了很多公司倒闭,大量的人员失业。39岁的小吴也不幸成为公司裁员名单中的一员。
小吴在公司已经工作了八年了,所在岗位一直都是比较轻松的工作,每天准时上下班,也从没有什么压力。小吴很享受这种轻松的状态,即使工资不高,他也觉得这样挺好的,从来没想过要换环境,也没想过需要掌握一门新技能。可今年,原本就在走下坡路的公司,加上疫情冲击,完全难以支撑各项开支,公司只好大量裁员,一些无足轻重的部门自然首当其冲。
小吴没有了工作,但又没有新技能,找工作屡屡碰壁。求职多次失败后,他处于彻底绝望的边缘。几个月来,每天都躲在家里,不是打游戏就是睡觉,偶尔跟朋友出去一趟,也是一脸的焦虑和萎靡不振,甚至有时还喝得酩酊大醉,生活彻底堕落。
人生总会遇到各种挫折。面对挫折,我们唯有提高自己的承受能力,积极面对,才不会被打败。所以,我们都应该有一种居安思危的想法,安逸的时候,给自己多练就一些本领,或者让自己去接受一些新的挑战。当危机到来时,我们便有了应对的能力。
走出舒适圈,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
勇于走出舒适圈的人,会发现自己的无限可能。困难会让他们越挫越勇,而不是放弃;新的环境会让他们欣喜期待,而不是在不确定面前退缩。但说起来容易,对于在舒适圈待习惯了的人,做起来真的很难。怎样才能让自己从舒适圈走出去呢?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才有走出去的动力
没有目标的人,活在当下,得过且过,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会觉得当下挺好的,我没有必要改变什么。但是总有一天,随着年华的老去,回首半生,自己仍一无所有时 ,焦虑和迷茫也会随之而来。
在我35岁之前,因为从没想过自己以后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每天都处于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后来突然被很多现实打醒,我才真正思考自己想要怎样的人生,让自己有所价值。于是我才真正有了开始改变的动力,不断逼迫自己去看书,利用下班时间参加培训,开始每天早上5点起床写作。
唯有及早找到自己的目标,制定好行动的计划,才会有让自己走出舒适圈的动力。
改变,从不习惯开始
当我意识到自己要走出舒适圈的时候,我首先让自己去参加了一个演讲的课程。对于平时不善表达自己,开会只躲在角落里的人来说,站上讲台,面对几十个人讲话真的太难了。但老师说了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她说,改变从不习惯开始。
是啊,所有的改变,都是从我们不习惯的状态开始,从让我们不舒服的状态开始的,当众演讲是这样,其他所有改变都是这样。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就要主动去适应让我们不舒服的状态。也许每天5点早起跑步很难,也许改变抽烟的习惯一开始让我们非常痛苦.......但如果我们强迫自己迈出一步,主动去适应这种不舒服的状态,坚持一段时间,就会让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永远不要给自己设限
前段时间,一个名叫张家城的14岁独臂少年,因娴熟的篮球技术,赢得易建联,朱芳雨,库里等一众篮球明星的关注,此事一时在网络上被刷屏。这名少年酷爱篮球,却从不因自己独臂就给自己设限 ,认为自己不可能,而是怀揣他对篮球的热爱与梦想,苦练球技,出神入化的技术,即使在面对高大的健全人时,也没有丝毫的胆怯。
一个身体残缺的孩子,尚且能通过热爱与刻苦,实现自己的篮球梦想。我们健全的普通人,有什么理由对自己说不行呢? 在你说自己不适合做某件事,或者自己在某一方面不行时,请让自己赶紧行动起来,尝试去努力,打破自己的限制信念,你会做到很多本以为不可能的事情。
主动接受挑战
很多人都在追求一份稳定的工作。我不是说这种追求稳定的心态不对,但是,这个世界根本就不存在真正的稳定啊。社会在不断变化,个人也好,企业也好,我们只有不断改变自己,去拥抱变化,与社会同步,才能用我们的能力赢得真正的稳定。而一个安逸的环境,会让人看不见外面的变化与竞争,犹如温水煮青蛙,渐渐磨灭了人的斗志和竞争力。唯有走出去,迎接挑战,才能让我们获得战斗的能力。
诺基亚手机曾是大众心中的王牌,因为它的品质确实非常好。然而,随着苹果,华为等智能手机天下的到来,诺基亚已在短短的数年间退出了大众的视线,究其原因,诺基亚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迎接智能手机时代新的挑战,瞬间失去了竞争力,导致最终败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新的产品,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那些仍然躲在传统模式的温室里不愿出来的企业,最终都会面临洗牌。适者生存的理论,在这个时代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安逸的时候,思考变化,思考危机,尝试去接受新的挑战,才能获得新的能量。
写在结尾
如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不改变的人终究会被社会所淘汰。
唯有勇敢走出舒适圈,才能发现不一样的自己,获得更快速的成长;
唯有走出舒适圈,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从现在起,勇敢迈出你的脚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