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下得很大,艾明跪在洗车行的门口,望着瓢泼大雨出神。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他想起很多年前,自己也是这样跪在街头,浑身湿透,却没有人愿意多看他一眼。
"艾爸爸,您怎么在这里淋雨?"小张拿着毛巾跑过来,细心地为他擦拭。艾明这才回过神来,冲小张笑了笑:"想起一些往事。"
十五年前的那个雨夜,艾明跪在人才市场的门口,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求职被拒了。雨水打湿了他单薄的简历,上面的字迹晕染开来,就像他模糊的未来。路过的行人匆匆避开,仿佛他是某种不洁的东西。
"小伙子,你会修车吗?"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头顶响起。艾明抬起头,看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俯身看着他。那是他人生中第一个愿意正视他的人。
在老人的修车行里,艾明学会了各种技能。老人不仅教他修车,还教他做人。"残障无碍,我们只是走的路和别人不一样而已。"老人常常这样说。可惜好景不长,两年后老人因病去世,修车行也关门了。
艾明跪在老人的墓前,暗暗发誓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帮助更多像他一样的残障人士。这个梦想在十年后终于实现,他租下了一个小店面,成立了自己的洗车行。
起初,妻子极力反对。"我们自己都过得这么艰难,你还要养这么多人?"拗不过妻子的斥责,艾明只是默默地收拾行李,搬到了店里住。他知道,只有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洗车行开业的第一天,只有三个员工:下肢无力的小张,聋哑的小李,还有智力障碍的小王。艾明跪在地上,手把手教他们洗车的每一个步骤。小张总是把水溅得到处都是,小李听不见客人的要求,小王常常忘记下一步该做什么。但艾明从不着急,他总是说:"慢慢来,我们有的是时间。"
记得小张刚来时,身上还带着淤青。他说是在街头流浪时被人打的。"我爸妈说我拖累了他们,把我赶出来了。"小张低着头说。艾明什么都没说,只是轻轻地帮他擦药。
小李来应聘时,用手语比划着自己会努力工作。艾明看不懂手语,但还是收留了他。后来艾明特意去学了手语,就为了能和小李说说话。小李说,他是被遗弃在福利院门口的,从来不知道父母长什么样子。
小王的情况更特殊,他的智力停留在八岁。每次洗完车,他都会开心地拍手,像个孩子一样。艾明知道,小王是被家人故意“弄丢”的。那天在废弃工地发现他时,他正蜷缩在纸箱里,身边只有半瓶水和几片发霉的面包。
渐渐地,店里的员工多了起来。他们有的是孤儿,有的被家人抛弃,有的在街头流浪多年。艾明不仅教他们技能,还教他们识字、算数,甚至教他们如何与人相处。每天晚上,他都会跪在厨房里,为这些"孩子们"准备第二天的饭菜。
记得有一次,一位客人看到是残障人士在洗车,转身就要走。艾明跪着挪到客人面前,诚恳地说:"请您给我们一个机会,如果洗得不满意,我们不收钱。"客人勉强同意了。当看到焕然一新的车子时,他惊讶地说:"这比我之前在任何地方洗得都干净!"
两年过去了,洗车店的口碑越来越好。妻子终于理解了艾明,选择支持他。他搬回了家。每天晚上,店里都会传出欢声笑语,这里成了他们共同的家。
"艾爸爸,有客人来了!"小王的喊声把艾明从回忆中拉回现实。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跪着挪到洗车区。雨还在下,但洗车行里却充满了温暖的光。
看着员工们熟练地工作,艾明的眼眶湿润了。他们或许走不了路,说不出话,甚至理解不了这个世界,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这片小小的天地里,活出了尊严和价值。
"残障无碍,奋斗无疆。"这是他们每天开工前喊的口号。艾明知道,在这条与众不同的路上,他们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心中有光,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
雨渐渐小了,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洗车行的招牌上。"艾之家"三个字闪闪发亮,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爱与希望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有一个跪着行走的巨人,他用不完美的身体,撑起了一片完整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