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前些天一个同学问我的问题,可能有类似问题的人不在少数,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经历。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弄清楚如下问题:
1、什么是意义感?
2、为什么人活着需要有意义感?
3、怎么样找到意义感?
什么是意义感呢?
最近刚好在学习Sunsan Kuang 老师的《自我重建》课程,里边有一节是专门谈人生意义的。在课程中,Sunsan 老师讲到说,“意义”这个词反应的是一种假设,即事件或目标之间基于一个最终目标而互有关联,它们有一种现成的秩序和联系。所以,意义感就是,我们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或想要完成的目标符合我们的最终目标。
为什么人活着需要有意义感?
尼采曾经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意义感就是一个人活下去的心理动力,这种动力来自于当下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让我们产生精神上的紧张感,正是这种紧张感给了我们源源不断的心理动力。如果我们不知道做事情的意义是什么,自然也就没有了动力。
说到这里就有一个新的问题产生了,做一份同样的工作,拿着同样的收入,为什么有的人觉得很满足,有的人却很痛苦,非要找到工作的意义什么呢?
这也是困扰我多年的一个问题,为此我经历过职业倦怠、迷茫和焦虑,特别痛苦,却找不到答案。知道这几年我开始学习心灵成长之后才彻底想明白这个问题,
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说到这个问题,就离不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我们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温饱,还需要被尊重、被认可、有价值感。如果当下正在做的事满足这些需求,就能建立起秩序和联系,内外和谐一致,我们就能获得动力,投入到工作中,享受到充实感和乐趣。如果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不满足这些需求,内外秩序就是混乱的,自我意识要时时刻刻面对这种混乱和冲突,无法放松下来,就会感觉倦怠和痛苦,失去精神动力。
怎么样找到意义感?
在知道了什么是意义感,意义感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之后,就不难看出,要找到意义感就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做我们觉得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建立内外秩序。第二个就是重新为我们所做的事赋予意义。
做让我们觉得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并不是要辞职,而是探索和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热爱的事情,投入地去做真正热爱和感兴趣的事,激发起热情和积极的正能量,再把这些热情和正能量带到工作中。
既然“意义”反应的是一种假设,那就是可以改变的,被尊重、被认可、有价值感也都是大脑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来自于我们对外界刺激的评判,所以,做事情有没有价值感,能不能被尊重、被认可都是我们的主观判断,是我们给自己的大脑讲的故事,只要消除这种评判,或者重新讲一个新的故事,感受就会发生变化。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答案就是,找到一件能让自己投入的事情,重拾生活热情。或者,调整心态,改变消极、负面的评判,修炼一颗平常心,接纳并做好当下的事情,重新赋予工作新的意义。
当然,这些都是方法论,是让我们看清本质的,明白了本质,也就不难找具体方法了,重要的是坚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