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内心,向外拓展

文|曲娅菲

今天继续分享正在阅读《第二座山》的读书心得。作者在书里为我们分享了一个叫斯瓦尼克的非洲人,在改变自身命运成为精英后,继续选择回到非洲创办公益领导力学校,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具有领导管理思维的年轻人,通过这一小小举动来积极促进影响非洲教育落后及发展落后的现状。作者也通过这个故事为我们说明了职业决定的两个最终特征。第一,这与开创一条职业道路无关。什么问题会触动我最深的欲望?什么活动能给我最深的满足感?我想这是我们有时候在选择一份工作时候需要向内探寻的。

有些时候我们为了生计不得不选择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但有时候也会在日复一日的工作里去探索到更有意义的自身价值,作者认为:干活是一种谋生方式,但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被需要的方式,我比较认同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书中作者把马丁·路德·金的建议也分享了出来,我觉得对我们当下的职场人特别有启发作用,原文是“你的工作应该有长度——这是你一生都赖以变得更好的东西。你的工作应该有广度——它应该触动很多其他人。你的工作还应该有高度——它应该让你为某种理想服务,并满足灵魂对正义的渴望”。

其实在职场进入稳定上升期之后,我想大多数伙伴们已经找到职业定位了,已经从不确定的焦虑中解脱出来了,便开始了向内深入,向外拓展的阶段,当然工作本身的难度仍然是存在的,每一份工作想要做好,做的尽善尽美,都需要我们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对于工作,我的态度始终是心存敬畏的,把工作做的称职,一方面需要自律,另一方面需要刻意练习,如果想要摆脱分散思维的控制,结构化的自律就是必要的,唯有自律才能帮助我们从懒散中解脱出来,从期望和别人的要求中解脱出来,从软弱和恐惧中解脱出来,从怀疑中解脱出来。当我们做一件事时间久了之后,我们就会开始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局限性,同时呢也会发展出自己的工作方法,这一点和我们平时练习的一些技能很像。

工作有时候也可以自愈我们的内心,因为把工作做好,还需要专注到当下的事情上去,我们就不会产生无聊的念头,之前阅读过一本《发现心流》的书,只要专注当下的事情,我们就会体验日常生活中的最优体验,作者把这种体验叫心流,所以我特别敬畏那些具有工匠精神品格的人,因为在这种心流体验没来前,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枯燥乏味的坚持,只有坚持并热爱专注,才能持续获得不分心带来的内心平和宁静。

                              ~end~

关于作者:

85后职场女性,喜欢利用业余时间码码字,记录一下成长心得,分享对生活工作的深度思考。愿我们都能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选择热爱它,感谢您的阅读与支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609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29评论 0 11
  • 在妖界我有个名头叫胡百晓,无论是何事,只要找到胡百晓即可有解决的办法。因为是只狐狸大家以讹传讹叫我“倾城百晓”,...
    猫九0110阅读 3,368评论 7 3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4,348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