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因为疫情,在家待的时间比较长,相应的,看书的时间比较长,数量也多起来。看的书稍微一多,自然就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大到一本书,小到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的产品。
人的行为是环境的产物,要理解一个作者的产品,除了要看他本身的文字,还要结合他所处的时代。
比如同样是唐朝,李白处于盛唐时期,所以写的诗都是充满着豪迈之气,结合他所处的时代,不仅李白如此,与他同时代的人如贺知章等人,写的诗里面都是充满着豪迈的。
而到了杜甫。就到了中唐,经历了战乱,杜甫的时代,就有一个从豪迈转向悲悯的过程,且主要的内容就是悲悯,被称为诗史。
所以,看待一个作者写的东西,首先要了解他的时代,这样就能明白他所处的时代的先进性以及局限性。再次,就是作者的个性表达。
那些能够穿越朝代的作品,写的大都是人性中的东西,例如爱情,友情,人的成长等等。
人性会变吗,人性也会变的,加以足够长的时间,人性也会变化,但是目前到现在,有文字的时代已经几千年了,它没有变,在随后的百年里,也不会看到有变化,就是终我一生,不会有变化,我死后的几百年,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在我的一生当中,可以把人性看做是固定的参数。
而在某些时代特有的东西,比如古代的求神拜佛,刚建国时的样板戏,都是适应了当时的情况,在时代变迁了之后,就又有新的东西来替代它。
梁宁曾经做过一个演讲,大意是我们处于三浪共存的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多个时代的观念叠加在一起。
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对于同一件事情,可能一大堆相反的观念、诉求和自我感受。
我们要做的,就是首先判断作者的这个观点属于那种时代,然后再放到相应的时代里去检验,看看对不对。
对我来说,经常看到一些管理类的书籍,有的书里可能说要这样做,有的书里可能说要那样做,我到底听谁的,就会结合作者的时代,来具体的分析。
作者只要那样来写,一定是有其理由的,只不过,他的有些关于人性的东西,是能穿越时代的,有的关于对于当时环境的适应做法,现在已经改变了。
有的时候,同样是处于现代人的作者,思维的年代也不一样。
比如最近闹得挺火的男女结婚送彩礼的事情。就有人主张该送,送的多多的,有人就主张不应该送,到底谁对。看看在作者生活在哪个环境里就知道了。主张多送的,多半是把情境放在了西北的农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这里没有任何看不起西北地区,只是说明道理)。主张少送的,多半是把情境放在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为什么,因为西北农村主要的经济形式还是农业社会,而北上广深已经到了信息时代,这个就是差别。
同样的,在北京上海35岁不结婚人们认为正常,在广大农村到了30岁不结婚人们就认为你有毛病。
扯远了,回到本文的主题,看书、看文章,学习知识,不仅要学知识本身,还要增加他的时代背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