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又是一年清明节,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清明,一个传统的节日,也是我们传统孝文化的体现,然而,于我而言,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独独不喜清明节。我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死亡,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的离开,自杀的,自然死亡的,虽不曾亲眼所见,但对死亡却也有了模糊的概念,知道从此之后便再也见不到这个人了,关于他的一切从此之后便会慢慢被遗忘。
2
我第一次对死亡有深刻印记是在我8岁的时候,那一年奶奶去世了。如今想来,我对当时的事情已经记得不太清晰了,奶奶当时是跟叔叔一家生活在一起,我并非经常能见到她,只记得那似乎是个秋天的早晨,我起床上学的时候,没有看到大人,家里也是死气沉沉的,我穿戴好之后,在屋子里等待,也不知道在等什么,只隐隐的觉得有点不对劲。后来母亲从外面进来,告诉我奶奶殁了,我“哦”了一声,然后就不知道该说什么。我草草吃了早饭,和往常一样走路去上学,下午学校课外活动的时候,我一个人坐在位置上发呆,我并没有感到悲伤,或者难过,只是觉得不应该像其他小朋友一样玩,班主任特意跑过来告诉我说:你奶奶殁了,你可以早点回家。
于是我比平常提前了一个小时回家,我特意绕道到小叔家去看奶奶,我看到奶奶孤单单的躺在堂屋中央的门板上,穿着寿衣,脸上盖着一张黄纸,我想原来这样就是死了。大约是我太小,或者是我真的不懂死亡的真相,我甚至感觉不到一点点的悲伤,我在小叔家待了一会,看着大人们人来人往,面露哀泣,我觉得胸口闷闷的,然后默默的回了家。几天之后,那个沉默慈祥的老太太,就变成了挂在墙上的一张黑白照片,此后每年清明再见时,便只有一座孤坟,四周长满蒿草。
3
我不知道人在第一次接触死亡的时候所采取方式,是否会起决定性的左右,反正奶奶去世之后,每次面对亲人的死亡,外公、外婆、姑姑、二姨……噩耗一次次的传来,我每次都不知道该怎么表现,于是我便采取假装不知道的态度,假装不知道蒙蔽了所有的伤感,和那些应该掉下来的眼泪。
虽然死亡一直在我的周围,但是毕竟那些都是有点年纪的人,我便知道,人到了一定的年纪都是会死的,所以便告诉自己,我要慢慢的长大,慢慢的变老。可是初一的一天,我的一个同学,忽然之间就去世了。我记得周末放学的时候,还和她一起走回家的,但是当周一上课时,老师就宣布说她不在了,好像是得了急性疟疾,从此之后她的那个位置便被挪到了教室的后面。从那一刻开始,我才意识到,原来死亡并不是只属于老年人,从此便愈发的珍惜生命,面对死亡也就愈发的坦然,却也愈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面对死亡的悲伤。
4
最让我痛彻心扉的,却是父亲的死亡。家乡习俗,父母去世,女儿是要哭灵的,可是在父亲整个葬礼过程中,我都无法像其他人那样嚎叫大哭,我甚至有点冷漠,茫然地看着堂姐堂妹们在父亲灵堂前失声痛哭,我看到有个婶婶,在父亲的灵堂前,哭的声嘶力竭,我和姐姐两个人,都无法将她架起来,我不知道她在哭什么,大约哭的是那个去世一年的叔叔吧,又或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伤心事,只是需要一个机会发泄出来而已。
我哭不出来,被一些堂哥们骂,他们认为我很不孝顺,甚至他们看上去,比我还伤心,而我这个做女儿的,父亲没了,却哭不出来。我想起嵇康,那个听到母亲去世了的消息,却仍然要求别人陪他下完棋的男子,也是被别人认为很不孝,可是等到母亲葬礼结束,嵇康却“毁瘠骨立,殆致灭性”。我在想,也许当时的嵇康,也同我一样,我们不是不悲伤难过,只是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悲伤。悲伤有很多种呈现方式,而眼泪却是最表面的形式。
5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怀疑自己是否冷血无情不正常,为什么面对亲人的离世我没像其他人那样?也许是我天生凉薄,性情寡淡,后来我发现,这些都不是,我不冷血也不凉薄,我只是不喜这些表面形式化的东西。再深得悲伤,也无法使亲人死而复生,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他们有生之后,让他们过得开心,而不是等他们离开之后,才去哭泣追悔。
人的一生,本身就是一场没有回程的旅行,没有人能陪我们走过完整的一生,父母,手足,夫妻,朋友,这些人都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每个人注定只能陪我们走过生命中的一段旅程,总有一段路需要我们独自去面对。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达生命的气息。”因此教育也应当从尊重生命开始,知道自己会死,才会尊重自己的生命,知道别人会死,才会尊重别人的生命,而尊重生命,是死亡留给我们最大的意义。(死亡是生命最伟大的导师-国馆)
面对死亡,我并不恐慌,我敬畏死亡,因为死亡并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感叹号,死亡让我们懂得尊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