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孩子种下了什么样的人生信条?

古语曰:满招损,谦受益。

父母也常对孩子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我们从小都知道,要谦虚。但也许我们追求的,只是谦虚的形式而已。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幕,父母为了谦虚说起孩子笨。

“我家孩子不行,学习成绩马马虎虎,看你们家孩子多聪明啊!”

“我们家的怎么教都不会,笨死了!”

“我们家孩子也是,根本不长记性,这么简单的都还不会。”

家长们贬低自己的孩子,抬高别人的孩子,表面上,是在追求谦虚的优良品质,但更可能的是,想用激将法增强孩子的羞耻感,以此激励孩子更努力。

也许,激将法在某些特定的时候,或是对于某些特定的事情,可能是有用的。

但是,说孩子笨,激发孩子的羞耻感,大部分时候,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更多的,反而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心理暗示,久而久之,孩子越来越不自信,就真的变得比以前笨了。

最近,看到一个词,叫“习得性愚蠢”。

这是位美国的幼儿教育家莉莲·凯茨提出的,说有些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并因此逐渐的变得越来越不自信。而在别人看来,这个孩子放佛是智商降低,“越学越笨”了,这种现象被称为“习得性愚蠢”。

孩子是如何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又为什么会越学越笨呢?

莉莲·凯茨总结了三点:给孩子过高的学习目标、过早的知识传授、过多的负面暗示。

有些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心智发展水平,揠苗助长。过高的学习目标,孩子无法承受,不知道怎么学,越学越觉得自己失败。过早的知识传授,超出孩子的认知水平,不但不能帮助孩子成长,反而降低了学习兴趣。

偏偏这个时候,很多父母还要再补上一刀:你怎么这么笨。

心理学研究发现,外界言语和行为暗示,特别是来自于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影响巨大。

有个很著名的实验叫视觉悬崖实验,实验设置了一个平台,婴儿可以从一端爬向另一端。平台中有一段下方是空的,上面是一层厚厚的透明玻璃,尽管站在上面很安全,但视觉上看起来就像在悬崖边上,让人产生害怕的感觉。

孩子本想往妈妈那边爬过去的,但是到了悬崖旁边,进退两难。

后来,在另一边的妈妈,以很大的耐心,伸开双臂做拥抱的姿势,始终面带微笑地呼唤和鼓励孩子。之前不肯爬过去的孩子,在经过了试探、犹豫和不安之后,还是选择了爬过去。

孩子在“悬崖”边上是会感觉到害怕的,看起来往前爬也许会有危险。但是,面对妈妈的鼓励,孩子克服了心中的恐惧,面对妈妈的信任,孩子相信了自己的力量。

心理学里面还有个常用的概念,叫投射。

它的意思是,你将你自己的情感想法,归结在另一个人的身上。而孩子接收到了父母投射的内容,并且认同了,而越发变成了父母口中所说的样子。

然而,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口头禅就是:“你真笨”。

孩子接收到的都是“自己很笨”的信息,久而久之会产生自卑感,自卑越多便越开始自我怀疑,自信也就荡然无存了。

再看看我们平时和孩子的互动,是否也经常对孩子发出各种各样的投射。

“你不懂…”

“一看就知道你不行!”

“你怎么这么没有用!”

“你怎么就不如别人…。”

….

有时候,最伤害孩子的,恰恰是这些来自父母的语言。

戈培尔说:“谎言说过一千遍就成为真理”。当你一次又一次的和孩子重复:你不行,你不懂,不可以,你怎么这么笨….的时候。这会不会就变成了孩子的人生信条。

曾看过这样一篇故事:

说有位妈妈参加家长会,老师对她说,你孩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

回家的路上,孩子问这位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

妈妈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全班30位小朋友,自己儿子表现最差。但是,她没有把情绪抛给孩子,她对孩子说老师表扬他,说他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

在孩子小学的家长会上,老师对这位妈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0名。

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

在孩子初中的家长会,老师告诉这位妈妈,按孩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这位妈妈又换了一个方式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上。

儿子从学校回来,把录取通知书交到她的手,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欣赏是最好的肯定,肯定是自信的支持。

当孩子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当他回头用目光寻找着爸爸妈妈,当他看到父母也正在看着他微笑的时候,孩子就会继续走下去,越走越好。因为孩子在父母的眼里看到了欣赏和肯定,他也就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和信心。

自卑,就是父母把否定的信条,塞进了孩子的心底

自信,就是父母把信任的种子,住进了孩子的心灵。

人生,就像孩子学走路一样。

或许,我们也可以像故事中的母亲一样,给孩子人生,种下自信的种子。

作者:吴在天,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行业从业7年,始终在自我成长的路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特意摘录下来。 第一部分第1节:序言 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 序言 与养育女孩相比,养育...
    吼少说阅读 10,528评论 1 70
  • 我的被窝里藏有一万颗星星 平时她们去陪伴月亮 只有在我失眠时 才飞进我的耳朵里轻声细语 于是我偷听到了 白色星星的...
    白白月亮阅读 184评论 4 3
  • 我们女人,一生要经历多少,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女人? 有一些女人,结婚后不再工作,生活中只有老公和孩子,因为自己没经...
    银尔环阅读 409评论 0 1
  •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玉楼西畔荷池东;身披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毕竟莲池三月中,风光不与四季同。接天莲叶...
    伯涯阅读 482评论 0 0
  • 中午只喝了一点汤,现在忽然想吃方便面,十分想,馋到不行…… 那么,请你告诉我,你有没有在某个瞬间忽然特别地想吃某种...
    倪小七阅读 1,117评论 1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