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已远 拜年无味

      我们长大的一个标志是与春晚渐行渐远。

      在娱乐饥渴的年代,春晚是盛宴,是全国人民除夕之夜的狂欢主线。吃完年夜饭,我们搬着小板凳坐在电视机前,恭恭敬敬地等着八点中央电视台的春晚,一家人包着饺子,欣赏着歌舞,小品,尤其是赵大叔的压轴戏。对于守岁我不那么较真,瞌睡了自然就睡了 。如今各种选秀,娱乐综艺的泛滥,再加上抖音毒,火山灰这些笑点十足的自媒体视频,娱乐泛滥,娱乐至死。春晚给我们的精神养分已经如此干瘪,已经让我们心里激不起一点涟漪,所以索性不看。春晚如美人迟暮,虽姿色尚存,但我们除了尊敬,再无喜爱。

      以前的春晚是产金曲,出好段子的舞台,如今春晚似乎就是大汇总,热剩饭。时不待春晚,看春晚的人老了,他们也不去看了,他们熟悉的赵忠祥,倪萍老了,李咏走了,朱军退了。他们的心随他们老去,只有曾经的记忆。他们和现在的年轻主持人主持的春晚之间有不可弥合的裂缝,这个缝隙随时间增大,直到决裂,彻底不看。而新生的一代似乎有更多可能度过这一晚,比如看实地表演,出国旅游等等。

    以前的人很懂礼仪,见面不是握手搂抱,而是作揖鞠躬,一种恭敬的距离感。平时的时候手心手背相叠问好鞠躬,表示平安之意。春节拜年的时候,双手相叠成拳状,多了圆润感,大概是祝福对方团圆,圆满之意,常用语“过年好”。尤其春节礼往,这些拜年礼仪大多数是点头之交,真正亲近的人是要登门造访,男人们谈古论今,女人们家长里短。当然谈论内容和谈话者的经历见识有关。孩子们则听着这些话,一个年后突然长大了不少 。这些事好像在二十年前的时候很常见的。十多年前的拜年是铺天盖地的短信拜年,电话拜年,那时候移动联通是最风光的GDP。再后来按时短信拜年的恐怕是你办了会员卡的机构发的。近几年拜年则是各种形式的微信拜年。形式繁多,却很空洞。粘贴复制的内容总是硬邦邦的,那种拜年的温情恐怕再强大的社交媒体也无法表达。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如果直接见面的距离和隔了一个社交平台的距离还是近的。最可怕的交流是我和你面对面,你还用微信给我发表情。所以流于形式的拜年越来越无味。

        车马慢的年代尚可千里迢迢去看一个人只为彻夜的长谈,高铁的时代我们是否也应该放下手机,去见一见该见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喂你一口夹心饼干系列 (三) 起伏波动,无关痛痒 初来乍到,桎梏加身 动若脱兔,静若处...
    夹心ella阅读 1,553评论 0 0
  • 2017年6月10日,天气晴,又一次游览颐和园,不同的是这次是带爸爸妈妈游览颐和园,记得第一次游览颐和园是大概14...
    心羽暖姐姐阅读 942评论 0 0
  • 明天是母亲节,谢谢妈妈~我这么的不懂事,还一直地包容我,明天早上起来一定要第一时间发消息给妈妈
    努力地过真好阅读 891评论 0 0
  • 【私语】我们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繁纷杂乱的声音,有些声音,需要屏息静心,才能发现其间充盈着美好的情意。对那些有灵魂的声...
    野径绿潭阅读 7,74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