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白玉伴虾仁

大热天的,估计很多人会跟我一样,一天到晚最头疼便是三餐吃什么的事,毕竟民以食为天嘛,再怎么忙活也得将吃饭的事放上心头尖的。而我呢,头疼的还不止是吃什么的问题,还得考虑如何方便又快捷的吃上。

最近有两餐,我感觉自己是如愿了,吃得可口不说,还可谓是快速又营养了。你可能好奇吃什么了,怎么做的,是吧,下面我就来说道说道。

其实呢,若我将图片晒出来,大伙看一眼便明白的,只是自己手残得很,这拍摄水平太不乍地,还是费些口舌来描述算了。但我一说我起的菜名,估计九成也是可以让人想像与补脑的。

这菜名我给起的,就叫“翡翠白玉伴虾仁”。

悄悄告诉你,“翡翠”是啥?就是西蓝花。西蓝花大伙知道,是比较方便做煮的,应该也是轻食主义者的最爱之一吧,说什么营养成份最丰富的,具体我也记不得了。

周六在超市我便买了一颗,一个人吃,完全可以分成两餐来做的量。做法也特简单。先将一粒粒小的西蓝花都摘剪下来,若径部太粗的话,可以用刀再一分为二的剖一下,但我一般不会切坏西蓝花的花冠。

而对中间的大粗径的部分,我也不会丢弃掉。考虑可乐也爱吃,我便会将粗径切成小片,也一起做出来。我摘出一人份的量后,用清水洗涤一下,备用一边。

而后,再准备“白玉”了。“白玉”又是啥?就是娃娃菜或者大白菜了。但我一般喜欢买娃娃菜,市场买的,一般是三小颗一包装的,我每次便会取一颗出来用。事实是,我饭量小,一人份其实只要用上半颗的量便够成一盘菜的,但考虑狗子可乐也可以吃上,但会一并将一颗用上。

处理这娃娃菜就更简单了。因是包裹状的蔬菜,剔除外面的三片之后,其余的里层的你就随手层层剥出就行了,且也比较干净好清洗。过水好,沥了水。再将根部感觉稍肥厚的部分用刀横切两三下,方便煮的时候可以同步叶片一起熟。

再就是准备点虾仁了。我是用超市新买的剥好的,那种小份盒装的新鲜虾仁,一盒200克左右的,一次用不完,我看说明上标注着可以冰箱保鲜储存三四天的,所以连续前后两三天做完它便行。

虾仁处理起来更方便了。取出七八只来,冲洗干净放小碗里备用。如果喜欢口味重一点的,你还可以往碗里放点料酒、胡椒粉、盐之类的。我个人对口味还是追求原味一些,所以不怎么会特别加料,就让它简单保持原味便好。

三样食材准备停当,就可以开火了。取来锅一口,往锅里加两大碗水。盖上盖子,待水沸腾。水沸开盖儿,往水中加少许食盐,再加两小勺食用油。加油这事还是鲍告诉我的,说加了食用油进去后,煮的西蓝花便会特别显翠绿色,很亮活的那种。我用了,果真如此。

加完盐与油后,我便往锅里倒入西蓝花了。考虑西蓝花有硬的径,所以我是首先将西蓝花放入锅里的。加了西蓝花的锅内的水马上便不再沸了,此时,我们稍加等待,不出两三分钟,水便又沸腾起来。

可能是自己肠胃不如之前了,现在吃东西都喜欢偏熟一点的。我会等水中的西蓝花沸到绿色将要转黄但还未转之前,捞了它们,用沥水勺子,直接装于一只大盘中,让它一边凉快去。

此时,我再将娃娃菜丢进锅里,火力调大一点。娃娃菜是可以久煮的菜,若喜欢吃脆口一些的,你便不要煮时间长。我也就用上三分钟吧,这样白梗部分是变软了的。也是一样,用沥水勺捞出,与前面的西蓝花搁一块。此时,原本的那盘“翡翠”顿生灵气一般,因为加入了白黄相间的新朋友来作伴了。

取出了娃娃菜后,随手将备好的虾仁倒入锅中。锅里的水,你别看没什么沸腾状,但水温可持续着一百度哩,不可小瞧了它。少倾,淡青色的虾仁便转变成了白橙相间的了,且一尾尾都卷缩成了圈状,我便知道差不多是熟了的。

但为确保熟透它,我会有意在心中数个五秒钟,延迟关火。关了火,我也不是马上捞取,又要待这些个淡红圈在水中沉浮个五秒后再用沥水勺取出,将它们安置到之前的“翡翠白玉”上头去。

这下三样食材齐活了,双手将大食盘端到餐桌上来。再从冰箱中取出一瓶白灼汁来,开盖,往食盘上画了三圈,再用筷子上下左右地搅拌搅拌,再看,一盘橙、绿、白、黄的美食便呈现与眼前了。

你用筷子夹个西蓝花试试,味道美着哩。不信?你再夹两片娃娃菜尝尝,真是入味了的。还不信?那就夹只虾仁吃吃,真没骗你的,包裹了白灼汁的虾仁好吃着呢。口感Q弹,咸鲜香俱全的。

真不信?你自个做上一道我这“翡翠白玉伴虾仁”的,试试便知道了不是。你问,听我这一顿扒拉的,不就是个懒人拌菜吗?为什么取名中用“伴”而不是“拌”?

因为我觉得嘛,它们的色彩单个来说都是平常不出彩的,只有一起会聚相伴了,才更显各自的风采,所以我更喜欢用“伴”。

这就好比我们人一样,单个的个体来看,也就那样。当然了,我们不否认有些个体因基因的些许差异对人类的贡献是有不同的,但从长远视角来看,终归还是需要一个群体的力量来展示其无尽的潜力。

所以说,不论是红花配绿叶,还是绿叶衬红花的,只有会聚了方能相得益彰来。如此想来,这一天天的,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了,还是真要相信那句话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所以呀,让我们一起吧,每天要好好吃饭,好好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