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这是一个家人期盼团聚的日子。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一个70后,感觉儿时年的味道更加美好。
记得小时候,从小年开始,爷爷奶奶就开始让家里的人清扫屋子去除一年的尘埃,大人们都在为过年准备年货,孩子们盼望着新衣服,想着会有什么好吃的,更是猜测今年的压岁钱会不会比去年多。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好像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顿好的。临近年的日子,家家户户都会“过油”,一大锅热滚滚的油,炸制着酥肉、萝卜丸子、豆腐块、山药段、麻页等为年夜饭而准备的食材。父亲做的酥肉非常好吃,那味道自从父亲离世后就再也没有尝到过。
年三十当天,爷爷总会把压箱底的一副中堂字画拿出来,挂在堂屋正中间,我们小孩子会帮三叔贴门对子和福字。午饭后,老房子堂屋一般都有条几,这时候会把祖宗们的牌位和贡品摆上,爷爷点上一炷香到院子里拜四方请老人回家过年。奶奶带着大人们开始准备年夜饭,备菜、和面调馅子,荤素两种。下午4点多,一桌丰盛的晚饭已经准备好了,父亲兄弟姐妹多,姑姑们出嫁后,父亲兄弟三个家庭加上爷爷奶奶十几口人围坐一起,孩子们流着口水,眼巴巴的盯着自己垂诞已久的菜,等着爷爷奶奶动第一筷子。主食当然是饺子,韭菜肉白菜肉的饺子出锅的时候,就到了我表演的时候了,我跑到屋外点燃鞭炮,500头的鞭炮在当时已经是比较大的了。由于俩位叔叔家都是女孩,每年放鞭炮都是我的活。
晚饭后,一家人边看春晚边吃着瓜子花生等零食,那时候春晚是唯一的电视节目,万人空巷看春晚比喻不为过。年夜饭是家人们最重要的一顿饭,等到十二点的钟声敲起的时候,在接连不断鞭炮的轰鸣声中小辈都要给老人磕头拜年,同时收到大人们的压岁钱。大人们开始走街串巷到亲朋好友家拜年,小孩子都喜欢跟着去,回来后口袋里都鼓鼓囊囊的装满了糖果等好吃的。初中后的每年年夜饭后同学们会聚在一起到处拜年,如果赶上下雪,还能打雪仗出溜滑,欢乐无穷。不像现在短信微信一发,不见面就可以互相祝福,但是总感觉缺少了人情味。
正月十五闹元宵,这一天,大街上张灯结彩,各种街道的民间艺术团在鼓乐队的吹拉弹唱声中,踩高跷,划彩船,舞龙灯。晚上吃过香甜可口的元宵,到灯会上看彩灯猜谜语,套圈,一手糖葫芦一手棉花糖,热热闹闹中“年”越走越远。
儿时的春节回味无穷,现在的春节,更希望让忙碌了一年的胃休息一下,看着高热高脂肪的美食更担心的是自己的体重和健康。市区鞭炮已经禁放了,正月十五的闹元宵也简化到不看也罢,更多的时间还是被手机霸占了。
现在的春节感觉更像是一种形式,相对传统的中国年好像缺少了什么,朋友你怎么看?
祝愿朋友们:
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身体健康,财源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