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在你眼里看来是什么?噢天呐,很多人会想到《爱情公寓》里曾小贤等人对胡一菲的定义――第三种性别。那如果,我在女博士的前面再加上三个字――政治学,如果是政治学女博士,你又是怎么看呢?
好吧,本来女博士就是一种超乎寻常的存在,她要是再搞政治,那简直恐怖到令人发指。
政治学女博士这个头衔,无形之中给我手上这本书《送你一颗子弹》一种摄人的气势。仿佛那颗子弹上镀着许多层光环:政治面貌正确、对制度化探讨、论乔姆斯基……但是且慢,打住,这本书的内容,远没有那么沉重,甚至作者本身都跳出来,毫不留情地嘲讽自己的政治学女博士的身份。
说来其实这本书挺杂的,大多是些生活随记,依照大致的主题分成了几个部分:“论他人即地狱”、“论自己作为他人”、“论人生意义之不可知”、“论爱情之不可能”、“论社会之既不可知又不可能”。乍一看这标题还挺吓人的,但是细细读去,却是另一番触动与震撼。
作为理科生,其实我对里面的政治名词不太感兴趣,但是我特别欣赏,刘瑜善于发掘生活细节的幽默之处。留美7年,国内外现象她冷眼看过,但是在她的笔下,一切都没有那么沉重,相反地,相较于对社会现象的感受,她更加致力于发掘背后的根源,尤其是政治。也对,毕竟她是政治学博士。
在她描述自己生活琐碎的时候,在那些鸡毛蒜皮里,能让读者真正停留下来并细细品味的,是她字里行间的思考。贯彻全书的质疑与思考,不相信,不认同,在她自嘲式的幽默中巧妙地与世界和平相处。她爱读书,爱看话剧,嗜好恐怖片,星巴克抖腿的老人,宿舍里永远无法洗干净的厨房,着迷崔健的那几年,对英美电视剧的探讨,这一切似乎都是她情绪的出口,却又都是她灵感的本源。留美学习日渐稀薄的生活给了她非同凡响的敏锐洞察力,博士身份背后的学术钻研又给予了她一般人无法比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于她而言,弗洛伊德与乔姆斯基俯拾皆是,马克思和毛姆随处可见。
但她并不是躺在前任的智慧遗产上坐享其成,令人惊讶的是,她敢于站在另一个高度去认真审视这些皇皇巨著,并且敢于发出自己不一样的声音。那些不一样的声音并不是毫无来由的,它们深深扎根于生活,呼喊的如此真实,以至于刘瑜没办法对先贤的智慧全盘接受,而是培养出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重新去看这一切。
反复沟通未果的公共厨房卫生问题,让她开始怀疑“沟通理性”和“协商式民主”的可能性;《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软弱而又极端的愤怒,让她怀疑逃离世界的平庸的合理性;过度稀薄生活带来的孤独,又迫使她开始思考个人存在与社会联系的意义。
正如她自己所言:“我想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恢复人类的天真。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哥大和剑桥的留学经历给了她最为珍贵的,我想,就是那一点点不甘心放弃的天真吧。全书中“为什么”随处可见,很多看似合情合理的生活小事也被她问出了联合国会议的感觉。但这背后传递的是一种永远天真,永远怀疑的精神。这精神是哥白尼敢于反抗盛极一时的地心说的义无反顾,这精神是屈原徘徊江边怅然问天的苦心执着,这精神是爱因斯坦创造狭义相对论的不懈推力,这精神也是伽利略斜塔实验推翻亚里士多德的底气。
“人这一辈子最美好的两个品质,一个是热血,另一个是天真。”桐华亦然道。通读全书,最感谢的还是刘瑜那酷似连珠炮式咄咄逼人的发问,迫使我不得不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自我存在的意义,甚至开始质疑周遭一切存在的合理性。我想,这也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更为深刻的方式,与其端正坐在课室里跟着老师循规蹈矩,我更愿意用自己的眼睛向世界发问。
大胆思考吧,就像未曾被伤害过。大胆天真吧,就像未曾碰壁过。感谢刘瑜的这一颗子弹,点亮了我心中黯黯欲熄的那朵求知的火苗。我也希望,她这一发,也能照亮你的思想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