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星期一早上的课都是最难上的,因为一到周末,家长们就让孩子们彻底放飞了,尽情玩儿手机、看电视,最要命的是到周日晚上了还不按时睡觉,有些同学甚至玩儿到深夜才休息,严重影响第二天的上学。每到星期一早上,孩子们不是掉书作业本和在家里,就是上课没精神,有的甚至大清早就在课堂上打瞌睡。
周一早上,我们照例进行晨读,可孩子们声音越读越小,最后甚至只有三四位同学在读了。看着孩子们这个状态,我十分着急。读到《蜗牛出门》这首儿歌时,我想:这么有趣的儿歌,在朗读时必须给它加点儿调料,让朗读也生动有趣起来。
多读几遍后,大多数孩子都读得很熟了。我便与孩子们一起边读边表演动作,把文字变成生动的肢体语言,让孩子们对诗歌的理更为深入,更为透彻。这时,孩子们来了兴趣,读的声音一下子大起来了,且动作表演很到位。
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是对老师教学行为的最好检测。孩子们不积极了,说明老师的教法不对味口了,这时,老师必须给自己的课堂加点儿调料,调动课堂的鲜味儿,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否则,课堂就死气沉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