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道和做到的新思考

昨晚大约9点半左右,孩子口述作文,我觉得不够细致而提出质疑,孩子立马开始解释,说是没有拍图,所以她才描述得不详细。又和过往无数次一样,我的情绪立马就来了,觉得孩子自己不用心作文,还很会找理由开脱,立马开始有点严肃地说:写作文是自己的事,妈妈已经在帮你了,之前你也没说要把图片都打出来啊!

说完之后,立马觉察到自己有情绪,又处于一种老的模式循环下了:

模式一:对孩子某个行为不满-孩子辩解-满足孩子并提出是孩子自己的事,不要要求帮忙的人承担主要责任-孩子状态不好就也开始有情绪-冲突升级。

模式二:对孩子某个行为不满-孩子辩解-满足孩子并提出是孩子自己的事,不要要求帮忙的人承担主要责任-孩子状态好-事情暂时了结。

孩子进步成长很快,所以现在模式二的情况更多,问题还是在我这里。

这引发了我的新思考:

1、为什么我会有情绪呢?背后未满足的需求是什么?

是一种掌控的需求,自我完美的需求。一方面需要我去接纳和满足这些需求;一方面需要我持续修行,修自己空的状态,不要预设,专注倾听。

2、惯有模式就像我大脑里的高速路一样畅通,让人在毫无意识的形况下陷入不良循环。而新知,新的方法,只是一条不起眼的布满杂草的小路,需要花费注意力刻意去找,去清理,去走,才能慢慢建设成新的高速公路。我们可以在大脑里进行演练,只要有空的时候,在实践中如果能刻意记得用,也要去用。

知道到做到,需要很多的练习,不要觉得难,只管去做,只要能比过去觉察得快一点,也是进步了。

心灵演练非常重要,针对我们想改善的地方,没事的时候自己就可以练习起来。今天就先演练一遍,当孩子陈述理由时,怎么才是更好的回应方式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