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3200字,阅读需要时间9分钟。
我们高中政治就学过新事物和旧事物的辩证法。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光明前途的事物,反之则是旧事物。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追《奇葩说》快三个年头,三年来几乎每集不落,看《奇葩说》,和朋友讨论《奇葩说》里面的辩题,点评选手表现成了一种日常,在这样一个人云亦云、价值混乱的时代,《奇葩说》倡导的多元与包容,平等和自由代表着一种方向,无疑是一股清流。
但新事物和旧事物并非是隔岸而治、井水不犯河水的两个世界,往往,新事物和旧事物就这样并存于同一个事物上。今时今日,我也难以说清《奇葩说》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了。
第四季《奇葩大会》伊始,唱衰的声音便悄然四起,或者更早一点,观众已经发现节目开始变味,偶有微词。令我印象深刻一点的是《奇葩大会》的某一期一位叫冉高鸣的选手的演说被高晓松生硬打断,他批评冉用力过猛、急于求成、充满慌乱感,并且扣上「三观不正」的帽子以致冉最终出局。
此举纷纷为网友所不容,认为冉高鸣所表现出来的不过是一个目前还在和苟且生活作斗争,但是渴望有朝一日可以功成名就的状态,三观并无过错,高晓松的姿态像是一个社会精英的身份在嘲笑一个还在奋斗的年轻人,并不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前辈应有的态度。
当然这还只是掀开了变味了的《奇葩说》种种不合理现象的一角,更有网友围绕老奇葩抱团排斥新奇葩、部分新奇葩晋级靠关系、导师主观喜恶单方面决定选手命运等议题争论不休。但鉴于其中说法有的只是流于猜测,并无坐实之处,不予讨论,我今天想表达的看法主要有这几点——
▌模糊不清的选拔标准
这一季的《奇葩大会》有一个比较亮眼的选手是高嘉程,本是选角导演的他转换选手身份登场颇具话题性,他的介绍词是——我就是「黑幕」。虽然是个玩笑,似乎也在隐约回应外界对节目的争议。
观众们以为《奇葩说》是一个以有趣和聪明为人才标准的节目,直到第二季出现的樊野。
樊野虽然外形俊美,但是辩论逻辑和表达能力始终和其他选手不在一个量级,表现差强人意,却得到毒舌选手们的迷の宽容(要是其他选手在辩论时拖拖踏踏语焉不详,其他人早就白眼翻上头顶了吧)和导师们的默许,并且晋级+签约米未传媒。要知道,即便是在「看脸」的时代,《奇葩说》始终对高颜值人群特别是无脑高颜值人群抱有某种不友好的态度(脑补范湉湉对美女类选手的不屑神情),但是樊野却可以一骑绝尘,确实令人费解。
第二个例子就是那个咆哮帝(不记得他名字),总之就是那个只会用青筋、口水和狰狞脸「辩论」的真奇葩,居然可以在节目里呆这么久,并且没有人对他的逻辑漏洞提出异议。
节目一边对部分选手是无底线的包容,另一边则是有些吹毛求疵的苛责。比如上文提到的冉高鸣,因为表现过于急切,在自嘲的同时玩笑过头地讽刺了一下劳苦大众就被高晓松作为反面教材拎出来示众。其实冉高鸣的逻辑以及表达能力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也有综艺天赋,演讲抖包袱的过程中,明显听到老奇葩们都被他逗笑了。
这让我也想起第一季出现的一个清华博士梁植,因为在选拔现场想取经问了一个「自己毕业后可以往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被高晓松以名校是镇国重器,名校生应该胸怀天下而不是在这里纠结找什么工作为由狠狠批判了一番。
也许是作为第一批的选手对节目内容还不甚了解,也许只是想抛出一个问题作为热场,然后借此再与和导师们交流辩论,梁植提出这样的问题而没有亮出建设性的观点确实不合适,但高晓松丝毫不容他置辩,不给他表现机会,质问他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直接把他贬得一文不值,实属可恶。
再说回来,这个问题本身我觉得没有任何不妥,名校生就非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吗?就不能纠结找工作吗?不能过普通人的生活吗?高晓松的这种言论假如是一种社会共识,一个社会天天吹嘘人人应该胸怀天下,精忠报国,用宏大命题绑架普通人,催生出来的是什么样的人民?
相信我,不会是满街的大圣人,而是满街的伪君子。
《奇葩说》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包容气度,妖孽异端如肖骁,泼辣奔放如范湉湉,咄咄逼人如马薇薇,他们都不是被主流所关注、推崇的角色,但他们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奇葩说》大放异彩,这就是节目魅力所在,然而现在《奇葩说》正在失去这种优势。
▌导师话语权力和咖位政治
在《奇葩说》,导师们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拥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奇葩们再奇葩、言论再大胆出位最终也得在导师座下聆听教诲。当然马东、蔡康永、高晓松的资历和学识,也确实配在中国任何一档节目里被奉为权威,众人膜拜。
但是我总觉得《奇葩说》应该要不一样些,应该更颠覆一些,奇葩的定义就该是无视权威、活出真我的姿态,用自己的立场说话,表达各种可能,不敢挑战导师的奇葩算什么奇葩?顶多算个承色陪笑的综艺咖。
第三季里有一幕我印象深刻,就是讨论到修核电站,该派有后东去还是无后米去。黄执中选了一个比较黑暗的角度,认为「伟大有时候是一种诅咒」,人类之子是一种大家无法想象的特权。高晓松批判其角度邪恶,辩论可以开脑洞,但是要守住底线。一番弘扬社会正气的主旋律后,黄执中再深刻开阔的想象,也只能微笑点头。某种意义上,导师钦点的思想才是好思想。
事实上,导师非常习惯扮演高屋建瓴,真理在握的角色,奇葩们的观点并不能直接和导师对抗,这种可能性在选拔时就已经否定了。
一位叫李树峪的选手在海选时带来的辩题是「辩论娱乐化,是辩论之福还是辩论之祸」,李的持方是辩论之祸。可想而知,这道辩题对处在娱乐和严肃辩论夹缝中的《奇葩说》来讲是很敏感的。此题一出,所有导师、奇葩的脑中的警报器想必都炸成一片。
果然现场除了蔡康永之外,其他人都有很强烈的敌对情绪,就算是平时立场很中立的马东也有些忍不住,高晓松更是以「我见过很多人,说小品会毁灭话剧、流行歌曲会毁灭音乐、摄影会毁灭绘画,结果呢,被毁灭的是说这些话的的人」来回应。最终该选手只有蔡康永举牌待定。
这个选手确实有些嚣张的气焰,让人有些不太喜欢。但是这个辩题即使带有攻击性,仍然是有意义的,这点是导师们也都认可的。从辩论技巧上来说,李思维清晰,表达也很流畅,但是为导师们不容,除了气质不讨好外,估计认定他是一个喜欢随意挑战的人,这个辩题简直就是在质疑这档节目的存在。
说完导师,再来说说「咖位政治」。咖位的标准可以是资历、人气、收入、是否签约等等。马肖范这些老奇葩们,他们已然成为节目的流量担当,中流砥柱。这本无可厚非,因为只要表现的足够好,我愿意看他们到一百季。
但看节目时可以明显感觉到所有资源在向他们倾斜,比如镜头给到的次数,发言机会,最明显的大概是第四季的《奇葩大会》,给范湉湉的大王的镜头特别多,而且马薇薇和肖骁的发言机会也明显更多。
你说因为这些人都是米未传媒的签约艺人,当然会把更多资源向他们倾斜。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老奇葩越来越强势,依仗累积的人气和综艺话语权对新奇葩、新选手「隐形制霸」。这里似乎就形成了一个小型社会,第一批次的人通过平台红利迅速累积了名望和财富,获得平台扶持,资源倾斜,成为互联网公司中「独角兽」般的存在,上升通道关闭,阶层板结,壁垒形成。没有任何力量加持的新人,很难脱颖而出。
至此,我觉得《奇葩说》不像一个节目了,而像一家公司,这里不是观点碰撞,火花四溅的思想格斗场,而是几个老板带领一群渴望成功的「奇葩们」进行的创业表演。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可能都是假的,更多的赞助商、更高的冠名费可能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