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有时候是因为没有照顾到对方的预期,有时候是因为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有时候又是因为对方心里有顾虑不便明说。会说话的人,能够提前预见这些情况,有时只是多说一句,就能避免无谓的冲突。
1.挑对人设再开口
话该不该说,往往并不取决于这话本身有没有道理,而是说的人对不对。
没人能做到完全的理性客观和中立,所以说话前要多想想“我是谁”“对方对我有什么期待”“我要说的话会引起哪些误解”等一系列问题。
当然,“这话不该我说”这句话本身并不能说服对方,它只是未雨绸缪,帮你降低因为人设不对造成的道理被打折扣的风险。你必须得先确认,自己接下来要讲的道理是客观的、正确的、有依据的、这样才可以放心使用这个说话技巧。
2.被要求站队怎么办
世上哪有那么多冲突?无非是定义不同而已。
世界那么复杂,哪有那么多非黑即白的选项?之所以有时候别人觉得你必须站队,是因为他们的理解太过狭隘,没有看到冲突对方的定义,其实各有其合理之处,至于具体选取哪一方,仅仅是个人取舍的问题而已。
此外,除了被要求站队的时候,任何需要表态的时候,然而确定的答案有可能引起冲突的情况下,你都可以使用这招。比如,有人问你“喜不喜欢......”,你可以回答“看你怎么定义了”,因为任何事物都有诸多层面,有些值得喜欢,有些不值得喜欢,只讲你自己的喜好,而不是评价那个对象,就一定不会得罪人。
3.规定是你能想到的最烂的借口
人很奇妙,如果只看到规定,很容易就会觉得不满。
很多事情,都不是当事人可以决定的。但是要让人“听天由命”,也得把这个“命”究竟是怎么回事说清楚。因为最让人抓狂的,是缺乏背景信息,觉得自己被人摆弄。一旦讲清楚大家都没办法,以及为什么没办法,情绪也就没那么激动了。
绝大多数情况下,那些让我们觉得不通人情的规定和决定,背后其实都有某种理由。如果在沟通的时候,你能习惯地加入前因后果,尽可能补充细节和解释,就会让别人觉得更容易接受。
4.别人DISS你,千万别入坑
层次高的人,才有不跟别人一般见识的心境。这不是妥协,而是特权。
社会上总有一些人由于见识比较少,或是特别冥顽不灵,有一些荒谬的成见。面对这种成见,你首先应该知道,你没有义务解释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没必要一一反驳他们。
这个说法,其实不只针对歧视。面对所有的“不了解”,都可以用这句话应对。
说这句话的时候,要注意语气。如果你是高冷的人设,语气应该是平静中带着一些鄙视,鄙视里带有一丝谅解,谅解中带有一丝真诚。当然,你也可以面对微笑耐心解释,既可以话里有话,也可以完全真诚。这完全取决于你觉得对方是不是不可救药。
5.为什么给我看病的医生很冷漠
医患纠纷往往是由于沟通不良,而沟通不良,往往是因为不理解彼此的立场。
除了医患沟通之外,还有很多人际关系里的冲突和猜疑,都是来自“不理解对方的顾虑”。而进一步说,顾虑之所以是顾虑,正式因为对方不太方便讲的太明白,只能让你自己取领悟。所以,当你第一反应觉得对方有意冷淡,甚至有意刁难的时候,先别急着发火。想一想,有没有可能是对方心里存在你没有意识到的顾虑?帮对方打消这个顾虑,你们才能进行融洽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