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偏见

有时候思考是一件挺乏力的事情,脑壳痛

                                                  ——题记

事情是这样的

和一位朋友说到公众号要做什么样的文章,大家才会喜欢读,谈到了下面: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说实话我第一念头是惊了的,偏见是个什么样的词?我想大概是一个贬义词吧,不能根据客观事实形成正确的判断,是为偏见。

后来又问一个学心理学的朋友,心理学范畴的偏见是什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大概是懂了,偏见只是一个带有浓烈感情色彩的倾向性态度,无所谓褒贬,只是大家习惯于把它用作贬义罢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百度词条也说了,偏见往往是不正确的否定或怀有敌意的态度(圈重点,往往,说明不是一定)

后来忽然看到一个文章《偏见或许不是一个贬义词?》 我的眼前是一亮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于是乎,我又看了三个百度词条,十三邀,许知远,李安

然后借了室友的腾讯视频会员

我看了两期十三邀的节目,一是《许知远对话李安》,二是《许知远对话西川》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李安导演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许知远

后来了解到李安导演是一个国际上都鼎鼎有名的大导演,他是少有的一个在东西方都获得认可的导演,而且据说每一个片子都票房很好,很受大家认可

整个访谈过程我感受到许知远的“咄咄逼人”,对话的问题也很犀利,李安导演讲究一种奇妙的平衡,强调柔和的过度,在他的电影里面,你很少有难以接受的场景,所以许知远就怀疑他会不会失掉自己的个性,少了一种“张力和爆发”

整个对话都是围绕此展开,我注意到整个过程中的李安导演始终都很温和,说话语气以及他的眼神,人的眼睛从来不会说谎,我向来相信如此,我相信李安导演生性谦和有礼,这或许也是他成功的一个原因吧。

第二幕是对话诗人西川的过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觉得诗人西川极其有趣

西川,海子,骆一禾是八十年代的“北大三剑客”,现在只有诗人西川健在,依然在写诗

诗人在现代是一个公众认可度很低的职业吧,自媒体时代的兴起,人们对世界的观察主要从事件着眼,关注热点,而诗歌这种古老的语言注定要没落(我记得是这样,希望我没有曲解西川的意思)

如果你觉得诗人长得都极其英俊潇洒,放浪不羁,那就错了,诗人西川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他是一个市井中人,满嘴的老北京味,虽然他是一个江苏人(想起大学有一个北京的同学,他们的腔调还真特么像)

但是你还是愿意听他扯,这就是他的魅力了,整个访谈五十多分钟我是被他迷住了

西川和许知远的相见是在七王墓(好像是一个废墟,道光皇帝第七子),可以概括为“访七王墓不遇”,因为在施工,他们想过翻墙,绕过,却就是进不去,七王墓近在眼前,就隔了一堵墙,他们不无调侃

诗人西川整个过程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真的是一个知识分子,虽然没读过他的诗,但现在是个粉了

十三邀结尾的这句话:

“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来看待世界的,如果你不带着成见,那你对世界根本就没有看待方式”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能完全相信啊,我感觉他说的“成见”和文章开头我的那个朋友所说的“偏见”,其实是一种东西

也就是说你要有自己的想法,你的观察可以“刻意”地带有偏见,去发掘不同的东西;你的文字也可以带有“偏见”,那也是你文字的性格。

我没有偏见又如何呢,无非就是和大家一样的主流观点,是否只有不一样的叶子才好看呢?我觉得我们下期有必要好好聊聊这个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看完沈从文的《生命不在于忙碌》一文,突然明白一个理:偏见是极其愚蠢的行为。 沈从文在这篇文章中说:聪明人理解生活...
    弟哥阅读 3,294评论 0 0
  • 王阳明说,每个人内心都有良知,哪怕强盗也是反感别人评价他的!看过天道,明白了真正的哲人从不批判,因为没有批...
    潘霖毅阅读 571评论 0 0
  • 平日里的工作与生活中你一定多少会遇见被偏见所忽略或者伤害,也可能无意中扮演了偏见的施予者的角色,而被人咬牙或者腹诽...
    AdamDai阅读 4,253评论 2 5
  • 英语是很多人头疼的难题。我们从小就开始学英语,然而却总是觉得自己学不好,归根结底是方法的问题。话不多说,今天直接奉...
    喵喵de小来福阅读 1,768评论 0 0
  • 简单的示例程序 整数类型 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以十进制显示数字,使用%d 以八进制显示数字,使用%o 以十六进制显示...
    arkliu阅读 3,15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