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奶奶今年八十二岁了,老太太耳聪目明精神矍铄。打从我孩童时代起,就经常听奶奶拉拉杂杂念叨她小时候的那些陈年往事。

      依稀记忆着那时候的北京城还有个崇文区,几乎在每个周末奶奶都会带我去太姥姥家玩耍,太姥姥是我奶奶的母亲。我们乘坐红白相间的老式23路公交车到达“幸福大街”这一站,太姥姥的家就位于这条街上的一条老胡同里。

      童年时代太多个无所事事的午后,我看着奶奶伙同太姥姥跟几个舅爷打麻将解闷,百无聊赖间听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闲扯着那些陈年老故事。写字台的玻璃板下压满了四世同堂几代人的相片,大部分都是黑白的。粗木小茶几上放着白瓷小碎花儿茶壶,一式的几个茶碗里斟满了廉价的茉莉花茶。牌桌上聚精会神“砌长城”的人们自然无暇饮茶,凉透了的茶水却别有芬芳,弥漫氤氲到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我有时候实在闷得慌了,就悄悄遛出门去,在纵横交错迷宫般的老胡同间乱串。沿途看那些聚在大槐树下坐着聊天的老人家,围在一起屏息静气旁观下围棋的赤膊老爷们,还有疯跑嬉闹欢笑着的孩子们,我总感觉奶奶他们闲谈里的那些故人们一直都在胡同里生活着,光阴的故事在这里从未落幕。

      一年又一年,如今我早已过了而立之年。太姥姥去世了,老胡同也已经拆迁,灰飞湮灭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这几年来奶奶越来越爱讲述自己家族的往事,从老人的声情并茂的叙述中我一再感受到一种血浓于水骨肉相连的传承与情感,也体会到浮沉在中国近百年大历史里的小人物们挣扎倾轧,努力想要生活下去的艰难与强韧。

      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尝试把奶奶讲述的故事书写记录下来。那是一程我们家族繁衍生息艰难行走过的坎坷道路,是三代亲人间口耳相传深入骨血的不解因缘,也是一段百姓小人物活生生经历过的迥异于书本正传的历史见证。

      在书写中,我将奶奶故事里提到的老胡同里的三代人隐去了真名,在整体上不违背事实的原则下稍加演绎,也有的是将几个人物的事迹合并杂糅成一人。在与家里老亲们攀谈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仿佛远远望见在时光的彼岸,那些曾经真实生活过的,我的先祖亲人们载浮载沉,在回忆与文字的勾勒中日渐清晰鲜活。

      我坚信这世间一切的美与艺术,都源自于人们心中那一缕执念般的记忆。仅以我潦草浅薄的记录,致敬那久已逝去的昨日光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上课讲的说明文,一个重点词触动心中的敏感---分类别,这个常用到的说明方法,让我灵感迸现,一个班级的学生也可以...
    刘老师说教育阅读 243评论 0 0
  • 脑子里不断闪烁着过去的片断,关键节点上的决策失败,一时的安逸终将付出代价,“出来混的迟早都要还的”。 曾经的轻松,...
    NemoX阅读 332评论 0 0
  • 阴沉的下雨天 捧一杯热巧克力轻轻搅拌, 享受捧在手中的余温和充斥鼻间的浓郁甜味, 香气诱人的热巧克力, 就像粉色天...
    以宁的糖阅读 579评论 0 6
  • 军旗扫黑夜,东风吹豫章。 南昌英雄地,兵马露寒光。 旦夕显人杰,危亡示锋芒。 千古风流处,赣水北流长。
    程石阅读 232评论 0 4
  • 鬼画胡子阅读 29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