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来袭时,那面鲜红的党旗总在最前沿高高飘扬。它是洪水中的“定盘星”,基层党组织化身坚固堡垒,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用肩膀扛起转移群众的重担,用脚步丈量险情密布的堤坝;它是暴雨中的“指明灯”,无数党员亮明身份,在泥泞里搜救、在积水中疏导,让党徽的光芒穿透雨幕,成为群众眼中最安心的光;它更是人心的“凝聚剂”,一声“我是党员我先上”,带动起众志成城的力量,让组织的温暖与担当在风雨中传递,筑起守护生命与家园的铜墙铁壁。
筑牢“战斗堡垒”,风雨一线挺立顶梁柱。党的基层组织是风雨来袭时人民群众最可靠的主心骨。面对强降雨带来的严峻汛情,基层党组织视灾情为命令,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成为我们抵御洪涝灾害的坚实根基。在京津冀地区,面对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村(社区)党组织依托网格化体系,争分夺秒传递预警、组织转移,日夜坚守泄洪河道沿线,严密排查险情、疏散群众,将千钧重担转化为守护万家灯火的坚实行动,成为洪水冲击下最可信赖的“安全岛”。
争当“先锋模范”,危难关头践行誓言。广大党员干部守土有责、冲锋在前,在台风、暴雨的影响下挺身而出。领导干部靠前指挥、科学调度,落实预警“叫应”机制,争分夺秒转移安置群众、搜救失联人员。普通党员也毫不退缩,在重庆万州暴雨引发山体滑坡时,当地党员突击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在泥泞中搜救、转移群众;河北涿州图书仓库告急,众多党员志愿者自发集结,在齐腰深的水中接力抢救文化财产。在浊浪滔天的险境中,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刻,党徽就是穿透阴霾的光亮,党员干部以血肉之躯为笔,在洪峰浪尖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铮铮誓言。
组织“坚强后盾”,激励担当凝聚力量。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是激励担当作为的坚强后盾。把防汛救灾作为考验干部的“试金石”,深入救灾现场考察干部表现,及时总结宣传感人事迹,落实对一线党员干部的轮休、保障、慰问等措施。这一系列举措,传递了组织的关怀与温度,更树立了鲜明的实干导向:越是危难时刻,越能检验初心、锤炼党性、识别真金。当党员干部在激流中奋勇向前时,组织的有力托举让他们信念更坚、脚步更实,凝聚起无坚不摧的集体力量。
当前,防汛救灾形势依然严峻,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艰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闻“汛”而动、向险而行,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众志成城、力保安澜的磅礴伟力,筑起守护万家灯火、保障山河安澜的“生命堤坝”,让鲜红的党旗在防汛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第一线永远高高飘扬 。(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委组织部张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