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一事精致,足以动人

出处:喜马拉雅电台——枕边经典文稿

庄子讲过一个驼背老人捕蝉的故事:

孔子到楚国去,

在树林中见到一个驼背老人。

老人用竹竿粘取蝉,

就像在地上捡起一块小石头一样容易。

孔子很惊讶,

询问老人是如何做到的。

老人说:

“我在竹竿头上叠放着两个泥丸,

练习移动竹竿而不让泥丸掉下来,

经过五六个月,

练成后我去粘蝉,

很少有失手的;

后来用三个泥丸练习,

练成后去粘蝉,

失手的几率只有十分之一;

最后用五个泥丸练习,

练成后粘蝉就从不失手了。

我粘蝉的时候,

身如断树桩,

手臂如枯树枝,

天地之大,

万物之多,

而我只盯着蝉的翅膀,

其它一概不理会,

怎么会粘不到呢?”

孔子赞叹老人“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就是专心致志,凝神贯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只要一门心思地做一件事情,

就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古人说:“一事精致,便能动人。”

一件事能做到精致,

足以让人震撼感叹。

古时候有一个郎中,

他的女儿生得如花似玉。

女儿到了待嫁的年龄,

上门求婚者络绎不绝,

有官家少爷,也有富商之子,

可是郎中一个都相不中。

最后郎中却把女儿

许配给了一个小学徒。

妻子不解地问:

“这小学徒有什么好?

进门三年了就是打杂,

什么都不懂,

你到底相中了他什么了?”

朗中笑而不答。

后来这学徒得到了岳父大人的真传,

成为远近有名的郎中。

妻子问郎中:

“当初你怎么知道这孩子会有出息的?”

郎中说:

“我注意到三年来

他一直把灯罩擦得很亮,

一个人能在三年时间内,

尽心尽意无怨无悔,

每天都把堂前灯罩擦得雪亮,

不值得信赖吗?

一事精致,足以动人啊!”

清代纪晓岚说: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

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人生苦短,岁月如梭,

作为立于天地之间的人,

若能在有限的时光里,

竭尽全力把自己从事的工作

做到精致做到完美,

即便所做的工作再微不足道,

同样能被人认可与赞颂,

从而成就一番事业,

实现人生价值。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一个人只能在某一方面有天赋和能力,

如果这也想做,那也想做,

毕竟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

恐怕最终一事无成,

带着悔恨老去!

作家池莉说自己:

“傻一点儿,笨一点儿,

懒一点儿,冷一点儿,

就做一件事――

写作――我这一生。”

知道自己有些事做不来,

而专注于自己能做的事,

这不失为明智之举。

倾一生的时光与精力,

倾一生的能力与智慧,

倾一生的执着与追求,

不气馁,不放弃,

哪怕只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你就能超越梦想、成就辉煌!

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一个人如果态度

不认真,不专注,

就不可能做好事情,

更不能打动人。

唯有热爱和坚持

才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唯美,

这是智慧的结晶,

也是智慧的来源。

由于我们内心的浮躁,

没有人能在生活中尽善尽美,

人总是轻易就原谅和纵容了自己。

并不是你我都不够优秀,

而是因为我们总会面临太多的选择,

而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驻足发力,

结果反倒一事无成。

人群里的热闹

最终并不属于自己,

不如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舞,

并于此安放心灵。

一事精致,足以动人。

生活的每一处细节,

都不允许我们遗忘。

精致的生活,

始于当下的静下心来,

把手头的事情做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