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健康相信大家都是非常喜爱的,特别是上了年纪后总会或多或少有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当这样的感觉来临时,人们总是想着有什么方法可以对身体有好处,又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的方法就好了!因此一听见有什么好的 东西就特别感兴趣。那么今天就说说最简单却是最实用的方法吧!
艾灸,懂一点养生的人都多多少少的知道。有人就会说都老生长谈了,有什么好说的,不就是那么回事吗?可是你想过没,为什么有的人用了效果很好,而有的人却没有效果。这就如做事情,要的是方法,只有知道了它的本质,你才能很好的运用它。
艾灸的方法有很多种,而保健灸是一个既经济实惠又简单方便的方法,大部分人都适合。只要稍微懂点穴位(真的不知道穴位也可以百度一下就明白),这样就可以灸了。这可是比吃要好多了,许多医学家自己都认为:“尽信药不如无药,药补不如食补。用药如用兵,不得已而为之。靠药不如靠自己,医药能治病也能致病。食药有毒,有利有弊……”当然现在到医院医生肯定不会告诉你这些,个中的原因不用我说大家都心知肚明。
现在科学飞速发展,医学也日新月异,新技术、新疗法、新药品层出不穷,这给人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困惑与烦恼。很多药物有了治疗效果,却也对身体造成了其他不可逆转的伤害。就如感冒输液,前几年感冒,一到医院医生立马就会让你输液,美其名曰:挂瓶又快又好,不用再吃苦苦的药。而现在人们意识到输液对人体血管的伤害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大,经常输液会使人的血管壁变得又薄又脆及易引起心血管方面的问题,严重的波及整个身体的状况。人们开始寻找一些方法,在能不吃药的状况下尽量不吃药。艾灸就是这样的一种绿色又有效果的疗法。
艾灸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远古时代就开始用灸法来治疗一些疾病。很多有名的文献里都有记载,如《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越来越强。有病才去治病的被动理念慢慢被淘汰,而积极预防、平常养生保健、珍爱生命成为一种趋势。艾灸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受到人们的热爱并广为流传。
保健灸最重要的是它的穴位与灸的操作技术,先让我们了解下人体最重要的十二个重要穴位:
1、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也就是我们低下头颈部最突出的那个脊椎处的下方。
作用:1呼吸系统的疾病、神经系统的疾病 、血液系统的疾病、它还是一个退热穴。
2、风门穴:在 第2与第3 胸椎之间旁开1.5寸
作用:防治感冒、呼吸系统的疾病、预防脑出血、耳鼻咽喉科的疾病。
3、身柱穴:在第3与第4胸椎之间。
作用:可以健全神经系统、通治儿科百病、防治呼吸道感染。
4、脾俞穴:在第11与第12胸椎之间旁开1.5寸。
作用:消化系统的疾病、慢性出血疾病、可以治营养不良等、治湿疹。
5、肾俞穴:在第2与第3腰椎之间旁开1.5寸。
作用:泌尿系统疾病、治腰痛腰肌劳损等腰部疾病、治贫血,多梦等、肾虚引起的支气管哮喘、
6、中脘穴:在上腹部的中间。
作用:治疗与胃有关的疾病、治高血压、神经衰弱、对子宫的位置调整期到作用、中气不足,气短有疗效。
7、关元穴:关元就是丹田位于下腹部正中线,在肚脐下3寸的位置。
作用:泌尿系统的疾病、治慢性腹泻痢疾、治全身无力,精神不振。
8、曲池穴:曲肘橙直角,手心向里,在肘横纹下凹的地方。
作用:可以治眼睛疾病、皮肤病、上肢疼痛、各种发热的症状、牙痛、鼻炎,口腔炎等
9、郄门穴:位于人体前臂掌侧,当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作用:心血管的疾病、神经系统的疾病、胸部的疾病。如胸痛,胸膜炎。
10、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作用:可以养生保健、防治肠胃病、有增强下肢力量的作用、有补益肾气的作用。
11、阳陵穴: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作用:肝胆系统的疾病、对胃酸过多,帮助消化、治肩周炎等
12、三阴交:在内踝直上约3寸处,胫骨后缘。
作用: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
一看这些穴位,有的人就晕了,这么多的功能,哪记得清楚。其实不用这么麻烦的,只要知道它的配伍非常简单了。因为这些都是常用的穴位,所以要知道一点。在应用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身体状况与每个脏腑的功能的强弱,有重点的选择配伍。下面介绍几本的六组配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A、呼吸系统:
风门、曲池、足三里、肺俞
B、心血管系统:
1、高血压:风门、曲池、足三里、绝骨
2、冠心病:身柱、郄门、三阴交、檀中穴、内关
C、消化系统:脾俞、中脘、足三里、阳陵穴、胃俞
D、神经系统:大椎、身柱、肾俞、足三里
E、泌尿系统: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命门
F、一般强壮:足三里、中脘、关元、或单灸足三里就好。小孩灸身柱穴就好。
一般强身健体的可以三到五天或一周一次就可,每次每穴不超过10分钟。有疾病的可以每天灸或一天灸2到3次。只要坚持去做,一定可以提高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