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随着办公室空调安装成功,我的心也逐渐定了下来。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空间也合理做了布置。 重新找到了几个月之前静心写字的专注状态。 

这种状态是一种忘我的境地。当人全身心投入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才是真正地享受当下的时间,甚至连下一分钟都顾不得去思考。因为大脑的带宽被手里的事情满满占据着, 没有空间去思考别的 。

穷人胆怯,爱担心,是有道理的。 因为穷,生怕一不小心就失去糊口的机会。大脑带宽被这种担心占据着, 没法思考长远的发展。 只好是走一步看一步。  

到这个时候,才意识到,以前老是爱东想西想都是因为不够专注。 注意力没有放在一件事情上,于是就会想些子虚乌有的东西,担忧明天担忧未来。

正如,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城楼,爱上城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少年为什么那么多情,就是因为太闲,太闲又没目标,不够专注,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不知道往哪儿花。 

人一旦确定了自己的终生热爱,便不会再迷茫焦虑。 只有抓紧时间珍惜体力,加紧去实现事业的目标。 

今早第一次带着沐浴装备开启清晨健身。 慢跑三公里,畅酣淋漓,每一个毛孔都在往出渗水的感觉让我过于享受。 一切烦恼的心情都消散了。 

七点四十到达健身房,已有几个人在那里。 这些人真够努力的。 慢跑半小时,做完一组肩膀训练。八点半。两个项目共用时约40分钟。 吃完顺路买的早饭。 换下被汗水浸湿的运动服。 走路上班,九点刚好准时到达。 

一天的工作就开始了。 

昨天看到一个对上下班的解释,上班和下班, 是在空间上切割人的状态。解释到我心里去了 。 

心里紧盯着目标的时候,人也就无暇顾及别的什么了。 与无关的人也不想再多闲聊,简单say hi已足够。  有时,见到本身就已是一种交流。 我想起路遥在平凡的世界前两章写的,孙少平和赫红梅两个人最后拿属于自己的两个黑面膜,他们彼此见到,但都没说话,却明明都说了。

专注着自己的目标,别的什么也都顾不上了。从前觉得重要的人,也变得无足轻重。因为大脑带宽有限,不能把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垃圾都往脑袋里塞。 

得留着空间想做最重要的事, 做和目标有关的事。 

因着这一点,也因着在生活经验的逐渐增加,尤其是在整理购买物品上的经验。让我越来越喜欢极简生活。物品太多,做事情程序太多,也就过多占用着精力和闹带宽。 会让人没有脑力和体力去更加重要的事情,能实现目标的事情。 

于是,我不再循规蹈矩,不再执着于形式。比如我以前去健身房,要带上大人容量水杯不可,开始跑步之前,总要拉伸一会,还得拿几张纸巾来擦汗。 这些繁琐的程序,逐渐让我产生了畏难情绪,因为每一个都需要消耗我的时间和脑力。

今天我尝试直接拉起背心的下边擦汗,也带一个很轻的小杯子。 速度快了很多,主要是心理上减负,不再感到这事很繁琐。 更容易去开始。 

以前做力量驯良,执着着至少要做两个动作八组。今天我只做了一个动作四组。  一个小时,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全部搞定。而路上的时间也是上班顺路。 

这样,原本每天花在健身上的两个半小时(来回走路半小时加在健身房两小时), 缩到一个小时。 心理压力大幅减少,不仅更容易每天都能坚持下去。 还节省出一个小时,用在目标的努力上。   

我们总习惯性活在惯性思维中,习惯呆在已习惯地心理上的”安全区”。 这是人类对变化和未知的恐惧天性所决定。 但其实,变化也可能让生活变得更好。 不改变,人永远不能进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