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闻恰恰是对中国教育拨款制度的讽刺!
7.1个亿只要落到实处了,用来建学校,无可厚非。
毕竟同样“深度贫困”的某山县“盘古庄”号称投资56.5亿,这才是人家一个零头。
如果各县都在攀比谁的学校建的又大又好,谁的教育成果高,而不是谁的县政府大楼修得更豪华,
那我举双手赞成。
中国人人平等。山区孩子就比城里孩子低一等吗?凭什么贫困县的孩子理所当然就该在更差的环境里上课?
这个新闻恰恰是对中国教育拨款制度的讽刺!
各地自己承担本地教育支出,结果就是贫困地区建不起好学校,开不起高工资,请不了好老师。发达地区的财政收入更高,有钱建各种豪华学校,城市里的“区”一年光教育支出可能就抵得上贫困“县”当年全部财政支出。
在中国的版图上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画出一条巨大的教育鸿沟。现在有一个贫困县挤出来一笔不小的经费来建学校,我看,不仅不应该批评,而应该树成宣传典型。这7.1个亿不仅不该让当地勒紧裤腰带来还,反而要让中央财政出。
疫情当前,我国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基建不能只是修路修桥,更应该修学校!要成立一笔专门的教育经费,让各个贫困县的教育设施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从20年,30年的视角来看,这可能会是我国做出的最成功的一笔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