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直把《亮剑》这部小说当成战斗故事看,再次重温才发现我错了。
小说尽其所能讨论了关于“勇敢”的问题。
如果你觉得勇敢不难理解,只是很难做到,那你可能跟我一样尚未认真想过。
回忆一下你的人生,有没有某个亲身经历的事件,或者作为事件的旁观者,让你试探着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勇敢的人?”
如果问过,你的心里就曾经有过一个答案,只不过这个答案并没有经过严肃的论证和反复的推敲。它只是我们聊以自慰的某个解释。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然而《亮剑》所探讨的勇敢比这更深一层
《亮剑》中的勇敢比“义无反顾”更加深入,直深至灵魂深处。这就是文学艺术的魅力。“沉迷于肉体感官知觉之外,探索于灵魂深处的内在体验”(罗伯特·麦基《故事》)
比如小说开篇第一战。一个临阵脱逃的连长,一枪没放,带着部队逃跑。结果将“山崎”放进根据地腹地。与之对应的是李云龙奉命打山崎,团部炊事班老王借鬼头刀,俩马夫抢铡刀,都要去当突击队,这无疑就是勇敢。可再往下看。可就在打“山崎”这一役,开始质疑勇敢的定义:
“最先参加攻击的几个主力团都伤亡过半失去攻击能力……攻击部队像潮水般一浪高过一浪地向主阵地冲击,而顷刻又像退潮般地退下,山坡上躺满了穿着灰色军装的尸体”
这是勇敢还是鲁莽?
你能轻易说出勇敢的标准么?
《三国演义》中刘备入蜀有这么一段:黄权、李恢劝谏主公刘璋防范刘备,刘璋不听。俩人一个推出门外,一个咬着刘璋袍子结果掉两颗门牙。这两个人自知说不过法正,劝谏已不可能,就退下准备事发时拼命力保主公。有个王累也是劝谏主公,把自己挂城楼上,说主公不听他就自杀。结果刘璋没听,他砍断绳索摔死了,刘璋呢?理都没理。最后璋、备两股势力发生冲突,还是靠李恢、黄权、张任这些人抵抗了一阵子。
王累的死啊,只能全自己忠义知名而对主公毫无用处。
能把勇敢的帽子放在王累的头上么?
再者三国中关羽最勇,可被关羽杀了的看起来也有勇敢的气质,明知是关老爷还是往上冲的,不勇么?勇敢还是鲁莽?
“狭路相逢勇者胜”,拔刀相向就是勇了么?
在苏格拉底之前,还有一些人叫做诡辩者,他们当中有些崇尚的是类似于我们老祖宗的中庸的思想,但是中庸不等于折中。他们认为懦弱是一个极端,但另一个极端是鲁莽,勇敢才是中庸的。而勇敢绝对不是懦弱和鲁莽各占50%,是用智慧解决面前的问题,不懦弱逃避也不鲁莽用蛮劲。——《苏菲的世界》
网上有很多鸡汤告诉大家想的再多也不如先去做,也对也不对。
《物演通论》作者王东岳解过两个字,说“愚”和“蠢”是两个不同的意思,愚是单纯的笨的意思,而蠢这个字上春下虫,的意思是乱动,春天的虫子蠢蠢欲动,东北话臭嘚瑟!
鼓励人行动没错,但都去跳河就可惜了。鸡汤都这样,对的人只看对的部分,错的人只看到错误的意思。
愚和蠢放在一起那真是到了极致
书中,李云龙打完了山崎,陈赓说啊:
“这小子,打仗还真有点鬼才,要早让独立团上,也许伤亡会小很多。”
后面的故事中,英雄们面对的问题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入。
第十八章面对蛇虫鼠蚁、蝙蝠、蝎子,要像贝爷一样吃活的;
第十五章面对岳父田墨轩不同意婚事,除了在天井里站军姿,李云龙还能干啥,总不能对岳父亮剑;
第二十二章几个打了一辈子仗的将军要回军校重新学习,教官还是自己手下败将;
后文中李云龙跟田雨的婚姻也是冲突不断,油画、钢琴、孩子、粮食,这都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何面对?
好的故事设计会把人投入到困境之中,以合理的动机推进情节。(斯蒂芬·金《论写作》)
小说讨论的勇敢层层递进。
第八章围困山本一木在平安县城,李云龙开炮轰死了鬼子,可新婚妻子秀芹也在炮火中与鬼子同归于尽。
“李云龙无力地坐下去……他脑子里一片空白,浑身乏力。”
然后是丁伟、赵刚等战友一个个倒下……
“丁伟呀,好兄弟你是条汉子……我是他娘孬种,软骨头”
再后来,某村支书带全村外出讨饭,省里派人封锁路口,结果全村被饿死。
“我李云龙就该杀……我是他娘的软骨头、孬种。”
泰山师师部大楼事件,他既要面对死伤的士兵,又要面对“残敌”的家属那一句“你也配当八路”。英雄最后还是倒下了。
小说一点点加大难度来讨论勇敢。看似以时间为顺序,其实却把一些需要在较深层次讨论的问题,用回忆的方式写在后面。一点点往后读下去,对于“勇敢”的讨论层层递进,你会发现这些勇敢的人不断挑战着人类自身的局限。而到故事的结尾,李云龙最终没能亮剑,而是拔剑自刎。
李云龙心中的那座精神殿堂在崩塌……
作者的问题没有得到答案
第十五章田雨和母亲沈丹虹的一次长谈讨论的什么是英雄,结果田雨的一句“这些在战场上和敌人以命相搏的人如果不是英雄,谁是英雄”,沈丹虹语塞。
从这之后,小说一直在挑战对“敌人”的定义,战场杀敌是民族大义。杀了起义的部队,是为了给魏和尚报仇。可怎么给赵刚报仇给丁伟报仇,保卫师部大楼又是在跟谁搏斗?
即便如此,李云龙仍在亮剑。没有剑客没有敌人朝谁亮剑?
朝自己!
一如经典而伟大的作品,他们艺术性在于,那些声称掌握道德标准的话语均属无知无畏。《蒋公的面子》那些总能给自己的行为找到理由的知识分子,这应与鲁迅笔下的“阿Q”划为同等类人。一些在局限中挣扎,毫无勇敢可言,却又在为自己找诸多借口,只不过知识分子的借口更为丰富、幽美而已。
《亮剑》对于小人物的描写虽然着墨不多却非常丰满深刻,在摇曳动荡的每个小生命的挣扎中,抓住勇的瞬间,那个巅峰时刻,点到为止。
田墨轩。正直博学,临终前其人格魅力打动了一名刑事犯老K,千里奔丧。
保姆张妈。因为家里缺粮,竟绝食了,希望自己快些死去,不给李家添麻烦。
老汉。给前线送物资,儿子被打死了,依然推车上路,李云龙带着五千多官兵跪倒一片……
赵刚的妻子冯楠。“性格即命运。我没有能力改变你,唯一能做到的是,始终陪伴你直至死亡。”
秘书郑波。直言不讳提出离开李云龙避险,后来仍为老领导作出了最后的努力。
田雨高喊。“谁敢动我丈夫一下,我们全家就和他拼了”,在狱中割腕殉情,看守说这女人是做好赴死的准备来到监狱的。
整个故事对英雄的思考,从肉身到思想到灵魂深处。面对敌人、面对亲人、面对自己。悲剧把人生的善恶推向极端。
勇敢的问题没有答案,做到勇敢真的很难么?
小说毕竟是小说,为了表达而摘取人生片段,从而构建一个有价值观的故事。
但在现实中我们连贯的生活难以定义勇敢,但可以尝试反过来定义不够勇敢。这时就会发现,我们关于勇敢或者不勇敢的体验,只发生于我们所处的某个情境。没有情境勇敢就只是个形容词。
原始人为了适应危机四伏的环境,产生了应激机制,人类从而进化出情绪,这是一种快速反应机制。
恐惧和焦虑这两种情绪本身都是好东西。一个是面临危险时,情绪让我们逃跑;一个是面对问题,情绪让我们焦虑以优先解决。逃跑和焦虑本身不是问题。
现代人没有原始人所需要面临的那一类风险,这时大部分情绪反倒成为我们生活中某些问题的障碍,应该克服和管理。
“我们家的家训是,绝不让恐惧左右我们的选择”(电影《迷失Z城》)
现代人的勇敢虽不残酷但仍艰难。
有人类社会以来,比较之心一直伴随存在,劝世人寡欲无为的说教,偶尔帮助调整心情,却从未全面获得成功。
有理想信仰有原则追求的人,必然困苦并饱受煎熬,否则也不便孜孜以求。但这也是为人的典范,人总有安于现状和努力追求的区别,从而才有社会、文化、道德,才有勇敢、人生、生活。
努力追求不等于忙碌奔波,看破红尘也不等于行尸走肉。
不要小看“面对”这个词,那已经是非常高级的行动标准。
恐惧的情绪催人退缩,而其实并不必;焦虑的情绪来自于对眼前问题一筹莫展,但凡事总有解决或调整的方案。
人是比较的动物,比较之心催人奋进,也总在迷惑心智。
“面对”就相当于已经拔出宝剑。
就已经够个剑客
《亮剑》选材之严、开掘之深,堪为(我看过的)小说典范。
(“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说是鲁迅先生讲的,但我没找到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