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对闺女发了火,闺女记了五六天,时不时就说“妈妈”“扔~了”。这个“扔”字还会重音,拖长,有时还咬牙切齿。想不到我的一个举动,给她带来这么大阴影,心中十分惭愧。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已经十点多了,闺女开始闹觉,我在处理电脑上的一些事情,她不停来打断我。我就泡奶给她喝,起初她看到奶瓶很开心,屁颠屁颠跑到沙发那里,把头仰着靠在沙发上,准备开始喝奶。水温有点烫,她喝进去便吐了出来。我又拿着奶瓶放在水里冷却了一下,再拿过来给她。这个时候她就不喝了。我就把奶瓶放在桌子上,准备过一会儿再给她。然后我就回了房间。
她看到了地上一箱打开的安慕希酸奶,就拿起一瓶,一手拿着酸奶,一手拿着吸管叫她奶奶打开。她奶奶拿着吸管,打开奶瓶给她吸,谁知,她把吸进去的奶又全部吐了出来,满地都是,衣服也脏了。
她奶奶在清理的时候,她便又拿着酸奶和吸管跑到房间来找我帮她打开。
我有点生气,拿起吸管就给她扔了。她开始哭,吸管掉进了床底,她趴在地上,伸手进去捡。捡起来之后又哭着送到我这里叫我打开。我也不知道怎么的怒火中烧,接过酸奶往垃圾桶丢去。她哭的更凶了,她奶奶跟着进来,捡起酸奶把她抱走了。
她大声叫着“爷爷”“爷爷”,开始跟她爷爷告状。爷爷睡着了,她还是大声说着“扔啊”、“妈妈妈妈”、“扔啊”。
心中不忍,起身到客厅抱起她,跟她道歉。
这会儿,她已经平复了情绪,我拿起奶瓶给她,她也乖乖喝奶了。不过嘴里边还不停地说“扔啊”、“妈妈妈妈”、“扔啊”。我也不停跟她道歉。
第二天,我以为她会忘记这件事。谁知,她起床后又开始重复那几个词。到她姑姑家玩,她又跟她姑姑告状,还说“不对”“不对”。
连续好几天,她都会是不是重复这几句话。有时候好像是无意识的脱口而出。
她每说一次,我的愧疚感就加深一层。
我把这件事发在朋友圈,好多人评论都是说自己曾经也吼过孩子,但事后又都是后悔不已。
网上有很多文章,甚至有很多书在教妈妈们怎么不发火,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其实呢,道理心中都明白,心平气和的时候比谁都通情达理。可一旦被触怒,任何的理智都被抛诸脑后。
我们习惯一切事物和人都能按着我们的想法和意思来发展和作为。一旦违逆,就感觉被全世界背叛了一样,非常恼火。因为,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己为出发点,全然不顾或者很少考虑别人的视角。
就像我自己对于女儿的行为生气,在她面前发火失态,给她造成伤害。其实一开始,我也只是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我觉得她应该乖乖喝奶粉,而不是拿酸奶叫我打开。她的行为超出了我的接受范围,于是我失控了。
我没有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待这件事,也没有用孩子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或许,她只是觉得妈妈泡的奶很烫,她不想喝,她想喝酸奶。她不明白为什么她只是想换个奶喝,妈妈就这么生气,还把她的吸管和酸奶都扔了。
所以,她又跑去告诉爷爷,她也无法接受妈妈的行为,她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她希望通过跟爷爷陈述这件事来宣泄她的不满和不解。
她可能从来没有看妈妈发这么大的火,也是第一次见妈妈扔东西。因为这件事的发生相比其他事情来说,动静更大,她便一直记得这件事。
尽管事后我很内疚,很后悔,但伤害已经造成,无法挽回。我只能尽力在下次想发火的时候,克制自己。
老公给我的建议是,你把气往下沉啊!把你的怒气从后面放出去。我当然做不到他那样收放自如。
我觉得,情绪失控的时候,深呼吸,长吐气,不断告诉自己,忍。发火你就要后悔。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