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节语文课,老师捧着书,万年不变的枯燥降临课堂,环顾四周,同学们意兴阑珊地打着呵欠,而我,早已抑制不住思绪的飘忽,任它飞向远处……
“今天我们学习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
耳畔仍是老师古板的声音,而我的思绪却不知去向何处,只觉得自己如入仙境,如烟如雾的细雨成了这仙境迷蒙的外衣。那雨似细针,若落叶,那样细,这般轻,轻轻地抚摸我的皮肤,浸进我的胸膛,流淌至我的心扉,荡涤我心底的灰尘,好清爽。做个深呼吸,闻闻那雨;伸出舌尖,尝尝那雨。那雨定是尘封千年的美酿,虽不及杜康来得醇厚,却是清新淡雅,便只是闻闻,浅尝,也醉了。细雨轻落在大地绵薄的“青被”上,草也醉了,迎风扭动着自己翠色的身躯。天地间,万物似乎都醉在这雨中,又似乎在积蓄着力量,等待一瞬间的爆发。
“……蓊郁的水汽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
雨后,太阳褪去了平日的毒辣,轻柔地穿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向地面。水汽慢慢升腾,笼罩整座森林,那树木好像拢着薄纱,散发出迷人的气息。便不由想到汉代利苍的夫人——辛追。我想她穿上那件轻柔飘逸的素纱蝉衣,定美过飞燕、合德和昭君。溪边,流水淙淙伴着蛙鸣,俨然成了莫扎特的浪漫曲调,给人以最为静谧恬淡的享受。一条条从缝隙间射下的光带,美得仿佛蜃楼,抓不住,留不下,一伸手,便成了泡影。但我仍享受这无边的惬意。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
迷迷糊糊地闭上眼睛,自闭四识,只留下听觉。雨声滴答,落在树叶,打在石阶,发出一阵阵轻轻的低吟:“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远处,传来的声响淅淅沥沥,像雨点在拥抱着大地,哪里都有它的韵律,如鸣佩环,细碎而清脆。雨,下在房屋上,天窗边,瓦片上,“叮叮咚咚”;雨,下在门前的公路上,下在被小猫叼回来的易拉罐上,敲打在不同的物体上,却有着和谐的旋律,奏响了活泼的乐章。雨也淋湿了听雨的人。淅淅沥沥的雨浇灭了文人骚客们热烈的心,寂静之后,便只剩下哀伤。一场梦幻般的雨便包含了诗人们敏感的一生。旧日里再狂热的梦,又能经得起几番风吹雨打?亡国之痛,思乡之情全都涌上心头,打湿眼眶。回到大陆,便是余光中心底最深的愿望。而如今,他这个因战乱而不得不身处异地的游客只能坐在床边,自嘲着,抱着“天下同一片雨”的暗讽调,思念着回不去的故乡。
窗外,不知何时,洁白的云染了些墨色。
“叮叮咚咚”,雨打在身边。我暗吐一口气,闭上眼。
听,窗外下着冷雨,牵动家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