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写过一篇文章《冬天的记忆》,都是关于“温暖”的回忆。最近稍有降温,有些来自北方的同事愈发受不了了,时常抱怨屋里跟冰窖一样。这回就来说说南方冬天的“冷”吧。
《冬天的记忆》里说自己关于温暖的记忆更多,这是实话。小孩子对于寒冷本就没那么敏感,都说小孩就是个小火炉,看上去冻得脸也通红手也通红,但都阻挡不了他们打雪仗、玩泥巴的热情。对于冬天的冷,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初中的时候。
有一段时间,坐在教室里都冻得完全没有心思听课。牙帮子磕起来根本停不下来,手脚、耳朵都有了刺痛的感觉。很奇怪,一教室四五十个人,屋里屋外的温度却几乎没什么差别,这是南方冬天的一大特点。笔都拿不稳了,还得写字,而写字这种程度的运动根本不足以产生什么热量,结果是字越写越难看,手越写越不听使唤。那时候,几乎每个学生右手和耳朵上都会皴裂、长冻疮。
好在,年少时的我们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总能看到积极的一面,并从中发现最简单的乐趣。好不容易熬到下课,就抓紧时间跺脚搓手,一到这时,整栋楼都是咚咚的跺脚声,好不热闹。除此之外,还会做一些简单的游戏。我记得其中一种类似于石头剪刀布,只不过是两个人面对面站着,用双脚摆出几种不同的样式,一边蹦蹦跳跳,嘴里还念念有词,热身效果非常好。当然还有更直接有效的方法——烧纸。但高收益肯定对应着高风险,倒不是怕引起火灾,烧完东西总会有明显的味道,处理不及时被老师发现,就得去外面罚站。这种温度下,站个一两节课,得不偿失。当然,如果老师让你去办公室罚站,你就赚了,那儿肯定比教室暖和。但老师通常不傻。
南方冬天的温度很少到0度以下,这也是很多北方同学存在误解的地方,都不结冰,能叫冷吗。最冷的时候也有几摄氏度,但架不住一天到晚都处在这种气温之中。起床之后,你要在这样的温度中穿衣服,睡觉之前,要在这样的温度中脱衣服,在这样的气温中洗脸、刷牙、洗菜、洗碗、敲键盘、点鼠标、蹲厕所、看书、考试、思考人生……其中,最让我害怕的是洗澡。洗的过程中还是挺享受的,痛苦的是开头和结尾。每次衣服已经拔光了,却还得晾一会儿,因为从打开开关到热水从喷头里出来总有一个要命的滞后。干净衣服一定记得放在洗完伸手就能够到的地方,因为你绝对不想全身湿哒哒地在那种气温下多待一秒钟。关于洗澡,就在不久前,我还遭遇了一次惨绝人寰的悲剧——停水。刚把全身打湿,然后正搓着满头的泡沫,水停了。那一刻,我表现得异常平静,只是内心开始挨个问候不知谁的祖宗和先人。最后,默默地穿上衣服,顶着一头泡沫去房间里找自来水卡,接着出门右拐上走廊里寻找自家的水表,打开应急水。
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公司呆着,有供暖,还是挺惬意的。难熬的是周末,你得从早到晚和阴冷作斗争。坐着脚冷,玩手机手冷,歪在沙发上全身冷,而且随时都能感觉到一些来历不明的冷流。所以你就一直处于畏畏缩缩的状态,肌肉紧绷,动作幅度都不敢太大,甚至像冬眠的动物一样减慢自己的新陈代谢。对于这种状态,有一句俗语描述得非常确切——冻得跟孙子似的。
在长期和这种阴冷博弈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些小心得。“阴冷”是欺软怕硬的,所以,在衣服穿够了的情况下,你要做的是大胆地把脖子伸出来,舒展腰背,有意识地放松肌肉,把身体打开,去直面“阴冷”,然后忽视它,把注意力投入到别的更重要的事情中去。要摆脱一个下流难缠的对手,最有效的方法往往是不把它当对手,无视它的存在,然后你就获得了Inner
Peace。还有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出去走走(没错,是到外面去,这在北方肯定不适用)。把双手揣进口袋,刻意保持一个比平时稍快的步频,不出十分钟准发热,半个小时内准出汗。
相对于北方,南方冬天的冷没有那么强烈,但却相当绵长、难缠。北方冬天的寒冷令人畏惧,所以需要暖气将之彻底隔绝;南方的阴冷带来的更多的是时刻需要防备的侵扰,让人心烦意乱,所以主要的应对方法也不同。我们更需要保持一颗强大的内心,随时与之共处,直面它,战胜它。
最后有一点,南方北方是一样的,那就是记得穿秋裤(不要信什么一个民族穿上秋裤就再也脱不下来的鬼话,不脱又怎样?)。因为秋裤不仅能带来温暖和安全感,预防老寒腿,还能让你直面寒冷时更加自信、无畏。
题图来自:https://pixab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