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年前的日子,大家伙儿物质生活还没有这么舒服,精神生活也不像今天这么单调无趣。那时候的我也不像我这么大能耐,能清晰的回忆起七八年前的光景。
被父母安排在外地上学就是那时候的事儿了,大抵是太过想家,起初的那几天,心里总是堵着的。好不容易挨到了第二个年头,还是免不了一下雨就忧伤的天性。翻盖儿手机在那时还是就行的,老师们也没有经常拿在手里摆弄。学生倒还是那几种玩儿法,传纸条,睡觉,看漫画,看小说,日子也是很乐活。有一次,是个雨天,我没精打采的写着语文作业,突然,老师来了句,我给大家读点儿东西吧。那样的年纪,听到这样的话,好奇心必须一下子上来啦。然后老师就看着手机屏幕,缓缓的说,这本书很不错,名字是青铜葵花。接着老师就从第一章读了起来,她的嗓子很好听,引人入胜的那种,我依然记得她读出来的月夜味道,河边记忆。文字第一次轻轻的扣着我的心扉,而不像四书五经的感觉,不知所谓,强人所难。窗外的雨和今天的雨绝似,那时候我们都一边写着作业,一边听老师读,深情之处,都不由自主地停了笔。小小的年纪,却也明摆着人间真情。往后的时光,老师的声音伴着青铜葵花,一同住进了幼小的心灵。我的老师叫刘国菊,一位颇为理性的理想主义者。最后,青铜居然喊出了葵花的名字,当时我们都震惊,甚至有些不知所措,而老师还是饱含深情的读到结尾最后一字。现在回想起来,颇为感慨。
到了初中,第一篇课文是赵丽红老师的为你打开一扇门,那是我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青铜葵花,细腻的友情,厚重深情,我都记得。年少的雨还在窗外下着,纯洁的单纯不复如初,泪腺也不再那么发达,很多男子汉的梦想也成了光阴的故事。
万幸,一切都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