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丑日:大觉寺,胡桃木,整理文件以供分享,有目标的控制意识流
青春叛逆期的放大镜
(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古话。现在还能用么?孩子三岁的时候我们家长尚能用自己的世界来猜孩子的意愿,孩子在七岁的时候就已经超越我们的认知世界,像一匹脱缰的马,让我们束手无策?现在我们怎么解读孩子的三岁七岁十七岁?)
孩子在十二岁到十七岁期间是青春期,花季少年,被我们家长看成了青春叛逆期。孩子是不同意的。孩子给家长解释的是:我们的心是脆弱的,情感是丰富的,是家长们不理解我们。家长们冥思苦想直到把板凳坐穿,都不知道理解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不是吃饱穿暖,学习不发愁么?孩子郑重其事的对着家长说:不是的,真的没有这么简单。
叛逆期的信号
叛逆期什么时候到来比较好,早一点还是晚一点?
为什么会有叛逆期?
简单的理解叛逆期——这是生理心理的一个过渡平台。从世界的懵懂角度观察自己和他人到自我觉察的精微角度认识自己和他人,这是一个进步。如果从进步的角度看叛逆,我们是不是都乐意接受这个叛逆期。
复杂的理解叛逆期——这是一个生命时间周期,叛逆期没有活出来的人,迟早会再次叛逆,什么时候——更年期。多么漫长的等待,当叛逆期找不到自己是谁时,带着这个疑问,必将在人生的长河里苦苦追寻,追寻的苦乐自有当下你读此句话的时间境域填充,可能正当二十风华,可能三十而立,可能是四十不惑,也可能七十古来稀。为着叛逆而叛逆,是庆幸还是庆幸?
孩子的叛逆期最早是从三岁开始的,第一次正确表达“不”开始,但是三岁孩子的意志不能由个人意志转移,积攒了七年,在十二岁爆发,生命的第一个大周期。
叛逆期的信号最多的是对立。一元对立。凡事能标榜自己是独立个体的事情,都在对立,对立的目的是告诉世界——“我要做我自己”,情绪对立,身体对立,语言对立,所有的对立核心是想找一个空间,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孩子对立的声音——声嘶力竭——“烦”,“烦死了”,“郁闷”“别管我”,或者沉默是金——“知道了就是不做”,“对牛弹琴——左耳朵进右耳朵冒”“漠视一切”。
父母相应的声音——苦口婆心——“做”“去做”“去好好做”,或者原子弹爆发——“怎么油盐不进”“紧箍咒七七四十九遍轮番轰炸”“三步一岗五步一哨——360度电子眼24小时全方位巡逻”。
叛逆是一个定时炸弹,随时挑战双方的极限,不是一方战胜另一方,就是双方妥协应声倒地。战胜方有短暂的喜悦,过后是无限的迷茫,妥协方是无尽的哀怨,斗争持续进行。父母在斗争中突然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难道我的孩子我就管教不了了么?
孩子拿来两个故事给父母听。这两个故事历久弥新,不知道大家重读有什么感觉?
故事一:乌鸦喝水
乌鸦口渴了,乌鸦妈妈告诉孩子,瓶里有水放些石子就可以喝到。乌鸦想都没想就往瓶子里衔石子,最后口渴死都没喝到水。为啥?因为水太少,石子吸收了水份,水还不够喂石子的份。
故事二:小猫请客
小猫请客。小猫准备了很多鱼,鲜鱼,咸鱼,鱼罐头,鱼干,鱼籽露露,丰盛美味。来到的客人,小狗,小鸡,小兔子,看了看所有的美味,心情败坏的走开了。小猫极力挽回小伙伴,小伙伴纷纷跑掉了。
孩子很想告诉家长们,你们给的都不是我们想要的,为什么不能听听我们的意见呢?听听我们的意见,再让我们自己做决定可以么?
乌鸦口渴,只有瓶里的水可以喝么?只有填石子这一个方法么?
小猫自己喜欢吃鱼,觉得全天下的人都喜欢吃鱼么?小猫眼里的鱼是全世界,全世界一定是鱼么?不,除了鱼,还有骨头,小虫,胡萝卜,很多很多。
这两个故事不是简单的寓言故事,今天读来,也不是给小朋友读的,这是写给大人的,大人的世界也仅仅是已知面的180度,对立面的180度需要对方亲自告诉我们。
叛逆期的放大镜
有一个男生初三毕业的暑假,他妈妈觉得孩子最近羽毛球练得不错,就给他报了羽毛球一对一班。在暑假的40多天,孩子妈妈开车送孩子上课,接孩子下课。最后一天,孩子妈妈看到教练,就迎上去问:“我家孩子羽毛球练得如何?”教练答:“你孩子除了第一天露了一个面,再也没有看到人影。”
孩子妈妈气得火冒三丈,问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孩子一句话都不敢说,吓的手心冒汗。孩子知道妈妈生气就是世界末日来临。
最后是远在外地出差的父亲打电话调停:“孩子,你妈妈很生气,知道么?你四十多天没有去羽毛球上课,去哪了?”
孩子回答:“爸爸,我知道妈妈很生气。我妈开车送我上课,我从大门进去再从侧门兜一圈出来和小伙伴打篮球了,打篮球打了四十多天。”
孩子爸爸乐了:“你不喜欢打羽毛球,你可以和妈妈说啊。”孩子想了很久:“我知道妈妈是为我好,如果我拒绝妈妈,妈妈会不高兴的。”
孩子爸爸欣慰:“是的,你知道你拒绝妈妈,妈妈会生气,那实话实说只是生气一小会儿,总好过欺骗四十多天吧。欺骗简直是不可饶恕。”
孩子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和妈妈沟通,总害怕妈妈生气。”
孩子爸爸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理解了儿子。儿子在没有选择权的情况下,选择顺从妈妈,这种顺从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懂事,懂事之余,这个孩子用行为叛逆,语言的沉默,宣示了自己的自主权被剥夺了——用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来告诉父母,我有我自己的意志——打篮球比打羽毛球更好。
从这个放大镜中,我们能看到什么?
1. 孩子需要独立的意志
2. 孩子需要独立的空间
3. 孩子需要独立的选择
意志,空间,选择,都指向了孩子的自由,自主,自立。
1. 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意志
2. 父母需要给予孩子选择权
父母从出生的时候,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一天,自立,自主,自信,可是当这一天来临时,我们做父母的措手不及,困顿不已。
叛逆期的家长集中营,困顿后的领悟
当孩子出现叛逆期的问题时,家长如果能停下来审视这个问题,而不是一味的追责孩子的问题时,孩子的叛逆期就有救了。
问题回向集中营。当家长审视叛逆的问题时,会问三个问题:
1. 孩子的性格为什么和原来不一样了?
2. 孩子到底现在什么性格?
3. 孩子以后会是什么性格?
时间局里用孩子的出生年月日时就写好了孩子的成长说明书:向缺而动。(玩过华容道的人都知道,世界都是有一个缺口的,在缺口的互动下,道途才能生鲜活泼)。时间局还给出了孩子的成长指南:成事在阴显事在阳。所有经年不期的小动作都以滴水穿石的力量在告诉家长,他们是这样成材的。(只是这个说明书,没有几个人看得懂,看不懂的情况下就靠猜,猜来猜去,就有了沟通障碍,沟通鸿沟。)
当问到孩子的性格为什么会如此时,家长会不经意的看见镜子下的自己,自己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自己活了这么大,自己都没搞懂自己,又有什么资格评论孩子呢?
家长由孩子的叛逆回向看自己,也会问三个问题:
1. 我是谁?
2. 我是什么性格?
3. 我为什么今天会是这个模型?
意识流:主观的自己,能看得清楚么?照照镜子,自己的左右两只眼睛,用一张纸挡着,一只眼睛比另一只眼睛更加和善。
控制流:客观的自己,从时间局里找到生命的坐标,原来我在那时那刻就活成了今天的样子。
时间局是一个工具,了解自己和他人。有了这个工具对自己了解更加透彻,犹如知道自己在哪一天中五百万一样,兴奋开心。但知道这五百万的大奖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你难道就止步不前,坐等天上掉馅饼么?守株待兔的故事大家知道,兔子是五百万的话,知道你不用功努力,也会顺着小道离你而去。
有人说,如果时间局说明书,看不懂,就不活了么?看不懂有没有活的更好的方式?
有的,活的更好的方式,就是在沟通中用各种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非暴力沟通,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哈哈,是的,如果这些术能解决问题,就不会每天大家在抱怨:“所有的这些方法,我都知道,做起来也不难,难的是对外人好使,对自己家的人怎么老是跳脚杂毛。”
生活的修行不是在理论,把理论用在实践当中,难之又难——苦行,苦行,苦了又行;乐行,乐行,乐了又行,大多数人在第一境界里轮回,苦行,苦苦追寻而不得法;少数人在第二境界里轮回,苦乐行,99%的苦因为1%乐而行;极少人在第三境界里轮回,乐行,知道世间苦,偏向苦中行。所有的境界都为不同的境界超脱,所以轮回。
叛逆期的平光镜
在轮回里,我们向第二轮靠近。苦乐行。
真实
真实接受叛逆期的孩子。
孩子的害怕,源于家长的生气是为什么?
呈现
孩子的呈现是为了表达真实,真实的背后是爱。孩子不愿意用拒绝家长的方式,欺骗了家长,最终目的是保护家长,不让家长生气。(但这个是孩子的逻辑,家长永远不明白——什么保护家长,不让家长生气,都是歪门邪理。)
那是一种深层的爱,扭曲的爱,不被家长理解的爱。
深层的爱里包含了对自己选择权的抗议,孩子在向家长抗议,无声的抗议:“你给我做的每一个决定,经过我的同意了么?”这样的抗议,让家长们瞠目结舌,张大了嘴又闭上,闭上了的嘴又张大,无言以对:“我需要给孩子选择权么?”
选择权在哪里?
孩子的衣服颜色,款式选择。
孩子报兴趣班的选择。
孩子饮食结构的选择。
孩子睡觉时间的选择。
孩子写作业时间的选择。
当孩子想做什么的时候,我们家长是不是都会第一时间用自己的选择帮孩子选择,小到刚出生的时候喝多少奶,什么时候大小便,大到什么时候上什么学校,去什么兴趣班,再往大了说什么时候谈朋友,什么时候结婚。
所有的选择我们都给孩子做了决定,都以爱的名义“为你好”,漠视了孩子的选择权。
这就是我们苦乐行的核心。没有选择权——努力标榜选择权——拿回选择权——控制他人。父母小时候都没有选择权,怎么有富余的选择权给予孩子呢?
怎么跳出这个怪圈呢?
一:肯定孩子的选择
二:在规矩范围内让孩子选择
三:孩子有了选择权,就有了承担的能力
叛逆不是一天爆发的,罗马也不是一天到达的。
当孩子叛逆的时候,我们能不能蹲下身来,感受孩子的情绪,问问他的感受,问问他的选择。
当没有感受的感受时,家长是否能知道后面的无声抗议。
当没有选择的选择时,家长是否能知道背后的无声愤怒。
一点点去给孩子自主权,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权。选择权是孩子和家长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关系上,平等沟通。家长没有任何的交换,孩子没有任何的要挟。
家长的开放性,让孩子与家长成为朋友,有话可说。汽车内部协调,发动机和车子各项功能的匹配。
家长的权威性,让孩子在规则的范围下,游刃有余。汽车为什么能在道路上畅通无阻,那是有红绿灯的规则制约。没有天马行空的自由,只有在遵守规则下的有条件自由。越遵守规则越自由,越不遵守规则越不自由,罚单,红牌,警察都是制约自由的条件。
家长的承担性,让孩子有安全感。当孩子行使自由权力时,犯了错误,家长能有效给自己引导并让自己知道错误所在,更改错误,及时回到正轨。
当孩子一点点从父母那里获得信任,有了自主权,有了行为承担能力,才能一点点成为乐观自信的人。
这个青春叛逆的放大镜,原来是留给父母最大的礼物。我们作为家长收到了么?
(时间局:文章里提到的时间局,就是每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这个说明书就是金木水火土,你是什么性格,为什么向缺而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