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中萍
看着试卷上“少壮不努力”的下一句“老大徒伤悲”都填出了,不禁感慨:多么讽刺啊!古诗文测试卷中三十四个空,大多数孩子只填出这一句,那就化用这句诗“假期不努力,开学徒伤悲”做题目吧!
假期作业要求提前背诵八年级上册的古诗文,近六十天的时间,古诗约十七首,文章不到十篇。开学前一再提醒要测试,结果一空三分,错一字一分,两班一个九十八,最低一分(“老大徒伤悲”中错两字),我也是无语。
假期读书报告还在继续中,有认真读书的,也有敷衍了事的,其他作业也是失望大于希望。
我认为,假期作业不合格,不能怪孩子,家长该负更大的责任。
我在暑假作业安排时就有这样一段话:
假期作业需要家长关注,感谢您的配合:
1.阅读理解在语文考试中分值比重较大,高考全靠阅读,现在是打基础的时期,请家长重视并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并订正,家长最好每天签字,孩子会更重视;
2.家长最好每天对孩子的随笔做点评,您简短的几句评语可以给孩子鼓励(可三五天点评一次),也是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最好时机;
3.家长可以与孩子共读书籍,一方面可以把握孩子读书内容,也可以影响孩子,家长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
4.家长帮孩子安排好背诵作业,认真抽查,希望开学竞赛取得好成绩。
孩子毕竟是孩子,再优秀的孩子,自制力也是有限的。我也是母亲,女儿也算乖巧懂事,假期作业虽不说需要每天检查,也需要时刻督促是否完成当天的任务,稍有放松孩子也会投机取巧。
在假期快结束时,我让孩子自己总结了作业完成情况,并发在朋友圈里。数学:完成数学暑假作业册,口算六十六页;语文:练字每天20个,背诵古诗文近五十篇,日记近五十篇,读后感观后感十五篇,读书超过十五本,四本《意林》,两张手抄报。其中语文暑假作业册老师批准不做,日记超过老师布置的数量,背诵是我额外布置的。
我并不是想标榜孩子多优秀,只是想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假期很充实,功夫不负有心人。当然,作为母亲也会每天碎碎念,不一定坚持每天检查,但一定会口头督促,隔几天会看看书写情况,适当表扬,提出改进方向。
有人说:假期作业就是学生写一个假期,老师批一个“阅”,我对学生说,假期作业该是家长督促,我“阅”也不会批。
女儿的数学老师总是夸奖孩子爸爸,每次假期作业都批改,其实我们只是做了家长该做的,现在孩子大了,也不去批改,但一定指导她自己验算、检查。
孩子都很会察言观色,你关注他,他就会认真,你放松,他自然也懈怠。
昨天看了一篇微文:《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想在以后的人生舞台上长袖善舞,你就要多熬一些夜,多吃一些苦,多读一些书。真正快乐的人生,是要趟过一条汗水的河才能抵达。只有在春天的时候去躬身播种,你才能最终收获一园秋色。”
作为家长,如此才算合格吧!疼爱孩子,母鸡也会,教育孩子,才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我们养育孩子就是一个别离的过程,我们无法陪伴孩子一生,是不是该培养他们养成好习惯,让假期更充实?
很多家长会说自己很忙,没时间管理孩子,但却有时间聚会、打麻将、玩手机。我们陪伴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我认为假期是父母与孩子最好的交流感情时间,不要总是埋怨孩子逆反,孩子需要你时,你在做什么?
那天微信里有一张图片,国外父母与中国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的确值得每个家长反思。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别离》反映了中国父母畸形的教育理念,父母想尽一切办法送儿女出国,以为孩子到国外就成材了。但是,当国外父母陪孩子玩耍交流时,我们的孩子可能与爷爷奶奶朝夕相处;当国外孩子自力更生时,我们的孩子还在啃老,到国外就可以适应吗?
假期是与孩子多好的交流感情时间,可一放假我们的父母赶紧将孩子安排到大小的补习班,孩子疲惫地穿梭在各种辅导班里,学习与否不得而知。假期带着女儿出去游玩,即使在火车上,女儿也没有耽误作业,因为她清楚这是必须完成的。我也和女儿一起写日记,交换阅读点评,一个假期也完成二十多篇千字文。
开学前微信上流行着一个段子,大概意思就是终于开学了,父母觉得解放了。不禁为父母也为孩子感到悲哀,父母竟然如此厌弃自己的孩子,求孩子的心理阴影。
这几天,一些孩子自信的来给我背课后十首古诗,还有一些孩子忙活着补作业,啥时才能背会课文不敢想象,也许家长还要骂孩子不争气。
但是我想说:假期不努力,开学徒伤悲,近六十天的假期,相当于半个学期,孩子都没有抓住时机,到学校没有自信,孩子有责任,家长的罪责更大。我们常说笨鸟先飞,那也得努力“飞”,而不是卧在窝里。
马上又迎来小长假,每当此时老师都会为是否布置作业而纠结:布置作业,开学难过;不布置,显得不负责任。
假期不努力,开学徒伤悲。我们做父母的,陪伴与督促相伴,才会有优秀的孩子,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也会更和谐。
2016.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