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在其15部武侠小说中对于“侠”的定位都是清晰明确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所谓侠,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他人主持正义的精神。
1924年金庸先生出生于浙江海宁,家族曾有“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美名,因受到书香门第氛围的熏陶,金庸先生自小便已习得大量书籍,其中他最钟情的便是武侠小说。
金庸先生调侃自己年少叛逆,不大爱服从纪律,多次被学校退学。上初中时,同学间流行下围棋,训导主任对此娱乐横加干预,金庸先生内心很是愤懑,他认为这事有失公平,便写了一篇文章对训导主任大肆讽刺,这件事的发生让金庸先生第一次被强制勒令退学。
好在之后考上了重庆中央政治学校的外交系,成为一名外交官也是金庸先生年少的梦想。当时学校流行对国民党充满仪式感的尊崇,听到蒋介石的名字或者声音就要两脚靠拢,立正站好,对于这样的做派,金庸先生内心是排斥的。直到有一次,一些学生对此行为公开发出抗议,当他们被主流学生团体抓起来,要求跪在地上忏悔时,金庸先生出面了,他找到教导主任进行交涉,他说:“大家都是同学,使用武力暴力让人跪在地上,这个是不应该发生的。”最后金庸先生因思想不够完全党国化,而被勒令退学。
时局混乱,从学校出来后,生存成了最大的问题,好在才华和翻译的优势让金庸先生进了《大公报》,他在继梁羽生之后连载了自己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在当时引发了巨大的反响。金庸先生自此有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去展示自己的武侠世界,过了几年,金庸先生便从报社出来,创办了自己的报纸——《明报》,他离开的理由是“《大公报》应该是完全真实,不讲假话的,但慢慢地报社的性质变了,作为一个新闻工作,是不应该这样做的。”“大跃进”期间,《大公报》跟风报道一亩地产粮食四、五万斤的骗人行为,也直接导致金庸先生离开报社。
《明报》从创办到成为香港知识分子的风向标,金庸先生花了30年的时间,他在《明报》上一边连载武侠小说,一边发表社评。当时金庸先生在报纸上公开反对文化大革命,这件事激怒了香港的一些狂热的左派分子,他们为金庸先生送去了一包炸弹。生命的威胁并没有让金庸先生停止作品的发表,他依旧投身在他所热爱的写作中,大力支持中国文化的保留。
金庸先生先后受邀与蒋经国和邓小平会面,在谈到,对他们的看法时,金庸先生表示“他们身上都有奉献精神,不是自私自利,要利用国家,权利来达到自身的目的,他们都是从为国为民的情感角度出发”
之后,金庸先生担任了《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政治体制小组的组长,此时金庸先生受到了来自民主党派的反对,他再一次在《明报》上发布文章,公开回怼。金庸先生反问道:“本是一件对香港民众的福利、经济都有好处的事,但有些人为了自私自利的目的,最后搞不成,牺牲几百万人的利益,把香港搞垮,这又带来什么好处?”而这样的观念,几十年过去,他也一直如此坚信着。
早年很多家长和老师认为,金庸先生的武侠低俗,难登大雅之堂。而对于雅和俗的定义,金庸先生自有自己的一套认知“俗和雅是没有界限的,任何艺术作品一定要俗,一定要被人民大众接受,他赞成毛主席说的文艺一定要为工农兵服务,如果因为工农兵接受就俗了,或者文人学者,大学教授同意的就雅了,那对于这个说法他是不赞成的。”
有一次,人民出版社的代表来找金庸先生,想要问下中学课本截取他某一作品里的片段需要多少稿酬,金庸先生听后,直接笑道“送给你们,不要稿酬,选的这段作品给中学生念念没有坏处,培养他一种正义感和是非感,很好呀,有什么不好。”对于一些海外的华人学子写信告诉金庸先生,自己快忘的中文因为他的武侠小说,还有些许保留这件事,他一直觉得很开心,他欣慰于自己的作品对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随着年纪的渐长,金庸先生对人性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其巅峰作品《天龙八部》、《笑傲江湖》中,对个人的判断早已不是黑白分明了,阴暗和光明从来都是一个人所共有的,所以人总是复杂且矛盾的个体,金庸先生尝试用上帝视角去看待整个社会,政治斗争,人性欲望所带来命运的悲剧。
陈世骧先生曾用了八个字评论《天龙八部》:有情皆孽,无人不冤。这里的“情”字,代表了人世间的种种欲望,金庸先生通过对佛教、道教思想的理解,认为众生皆苦,所有人都有“执念”——爱恨情仇,无人逃脱,“求而不得”的主题贯彻人物始终,这种在命运深海中挣扎的无力感,让整部作品充满了浓烈的悲剧色彩。金庸先生对人类命运的悲悯——世人皆无法做到无欲无求,所以得失带来的悲喜情绪,也成为了人命运悲剧的根源。
《笑傲江湖》中的时代人人对权利都充满了贪欲,令狐冲无疑是在政治斗争中的一股“清流”,这个角色也是所有小说中最洒脱的大侠。对于如何得到自由,摆脱挣扎的痛苦,金庸先生对此有了很好的诠释:“个人如果没有对权利和名利欲望,就可以自由自在潇潇洒洒,但如果大家权力斗争到很厉害的时候,自由就变成了不可能的事。”而对于古代知识分子想要成为“隐士”,在金庸先生看来,是很难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会有江湖,人就是江湖”,因此只有放弃对权利的执著,也就才能过得自由潇洒。
古龙、梁羽生、黄易、金庸等人相继的离世,预示着那个充满侠义精神的武林时代已经过去,我们的童年经历过他们最辉煌的时代,那些武林中的爱恨情仇,我们如数家珍,我们曾幻想过成为里面的大侠,锄强扶弱,遇上红颜知己,仗剑走天涯。渐渐的,我们长大了,他们也离去了,一个时代落幕,令人唏嘘,但还好,那样鼎盛的时代,我们有幸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