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月前的我,仍然是像现在这般,5点半早起。
唯一的区别在于,自己从床上爬起的第一个动作是拿起手机查看昨晚临睡前发的朋友圈或者微博,有没有收到新的点赞或者评论。
若有,则可能会兴奋的忙着回复并思考接下来要产出的内容;若没有,则可能带着略沮丧的心情开始一天的生活。
无论哪一种,对于崭新的一天而言,都不是一个好的开头。
在之后反省自己这种浮躁且费时的行为时,突然看见了一个有1w+粉丝的手帐博主在自己的微博里写道:
自己花尽心思编辑了几个小时发出来的分享,还不如其他大号随便发的一条日常收获的点赞和评论要多。其实这种分享于自己而言,本身是无意义的。
看到那一句“这样的分享本身是无意义的”,我仿佛被闪电击中,默默的卸载了微博又顺手关闭了朋友圈。
2
我们总在说这个社会浮躁,却又下意识的将自己排除在外。
快节奏和高强度的工作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下了班之后,就只想放松和玩乐,他们当然有权利选择那些看起来不费脑子不费力的内容,而这也自然而然的会助长泛娱乐化的程度,和整个社会的浮躁。
但,这无可厚非。
因为我们本就无权决定,甚至去评价他人的生活方式,能做到的,只有努力的使自己不成为一个浮躁的人。
世俗的力量如此强大,竟让人很难生起改变它的念头。
我们本不必改变,也无法改变这社会整体的浮躁,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成为一个个保持深刻的个体。
渴望被关注,被肯定,被爱,这是人类的天性,只是问题在于,我们倾注了过多精力在社交网络的点赞和回复的互动中,而忽略了该思考的,该做的,是去成为一个值得被爱的人。
3
分享这个行为,有意义与否,根本上取决于内容的质量以及自己行为的出发点。
借助这个矩阵来看,内容质量越高,而自己期许得到关注的程度越低,这种分享的意义就越大。
先说一种期许得到关注程度很低的理想状态:
很高兴你能来,也不遗憾你离开。
这种分享更为纯粹和个人,更多的是通过社交网站来如实的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如果引起了志同道合的人一同讨论,那自然很棒;可倘若没有,也不会沮丧或失落。
因为我们已然从记录的这个过程中收获到了认真对待生活带来的满足。
而我们往往所被束缚的,则是倾注了过多期许的那种分享。
我并不是在此否认当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精力去编辑内容,进而抱有很高的期待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但我们常常可能忽略的一点在于:外界对我们的评价标准,不是我们所能把控的。
比如我们买了一件很漂亮的新衣服,晒在朋友圈或者微博上,认为理应当会得到他人的认同,结果却被一些向素不相识的网友吐槽的体无完肤。
那么这个时候,这件衣服与我们而言,究竟还是否漂亮呢?这次的分享,其初衷或原始的出发点呢,还在吗?
我想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我们已然陷在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4
我们对别人的感受和评价在乎的越多,所能保留下来的自我,也就越少。
这恰好是无问西东里所说的:你是否在为别人而活?
我们的青春本没有多少岁月,纵使今天的我们不必上战场去保家卫国挥洒热血,可如果我们还没有思考好自己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过怎样的生活,如何度过这一生,就在他人的评价和观点中迷失了自我,这难道不会成为青春一大憾事吗?
所以在我看来无问西东这个片名其实是有所省略的,如果要将它补全,可能无问他人西东,更合适些。
卡罗尔.德韦克在他的《终身成长》一书中提到了两种人格,一种是表现型,更多的关注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另一种则是成长型,更多的关注自身的发展,并时刻为新的变化而欣喜。
我们的浮躁——芝麻大的事情都要发微博;发了之后不停的刷新期许收到评论和点赞;删了又改的文案和p了又滤的照片;都源于我们对别人心里自己形象的在意。
但再精心设计的人设,只要不是真的,终有崩塌的一天;而扎实付出的努力,辛勤挥洒的汗水,终会成就我们内在的光芒,在这迷雾重重的世界中,成为他人靠拢的方向。
我们当为之倾注欣喜的,是运动后带来的活力;是专注学习或工作后带来的满足;是自身发生微小变化后的体察。
而不是朋友圈动态图标旁的数字;微博上的点赞评论或回复,因为或许那上面呈现的,并不是我们真实的自己。
任凭旁人肆意言说这个社会的浮躁,只需提醒自己的是,社会是否浮躁,与我们能否守住自己内心的那分清静,本无必然关联。
只要我们能够保留住自己的真心,和真意,在面对自己时,不必矫饰和撒谎,纵使世人皆醉,沉湎于他人眼中的自我,流连于社交网络上的互动,我自当独醒,感受到那份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和平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