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英语一段时间之后,小家伙似乎进入了疲倦期。
想鼓励小朋友在完成作业之余持续读英文绘本,就设定了kpi:如果读到*本,就可以买*元的乐高玩具。
乐高是他的心头最爱,于是小朋友欣然答应,此事成交。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每天劲头都很足,小朋友开足马力读绘本,想赚我的钱买乐高。我看着这阵势,也是喜上心头。
可是很快就发现,为了早早完成任务量,小朋友暗地放水,降低了质(难度),因为读低级别的绘本既省时间又省力气,这样腾出的时间力气就可以玩儿了。
小朋友一举三得,只是委屈了我的钱包。
这,不是我想要的效果。
看来,单纯设KPI,只会刺激投机取巧。管理大人是这样,教育小朋友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管理,真是门学问。
但大人说话不能不算数啊,也不能挫伤小朋友积极性,怎么办?
还是得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让小朋友从榜样那里汲取力量,意识到学好英语有大大的好处,比如可以跟外教交流,有成就感,甚至可以赚大钱。
那天听英语老师亲口说自己多年前参加某重要活动,现场同声传译,共做了3节15分钟,就赚了6k块钱,小朋友的眼睛亮了。
又一日,英语老师让小朋友领读课文,信心荣誉感被激发,作业都是在学校就完成了,根本不用过问催促。
看,做管理,还是得激发内生动力才真正管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