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请你挑选出一个人生最快乐的片段,你会挑什么?
然后告诉你,你将永远存在于这个快乐的片段。那里,就是你的天国。
这是电影《下一站,天国》给出的“天国”定义--它,就是你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刻。这是一份美好的希望,对有些人而言却是难题。“有太多美好的回忆了,我不知道该选哪一个。” “我的一生平淡无奇,想不出有什么快乐的时刻”。又或者“我不愿寻找和确定最快乐的时刻。我不愿意接受这个规则去天国。”......
对于“身后事”,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态度。在中国,我们常说“未知生,焉知死”,对死亡话题较为避讳。通常在影视剧里,逝者喝下孟婆汤便忘了前世而进入下一个轮回;或是成了孤魂野鬼,对世间仍然恋恋不忘。在这部电影里,去世的人们纷纷从一个列车出来,在一个旧楼房里短居,用一周的时间回忆自己的人生,为自己制作出最快乐片段的影像,然后就永远留在那里。
这更像是一部采访普通人的纪录片,而非关于“死亡”的恐惧。所以,来到这里的人们,出奇的平静,依然有日本人的礼貌、拘谨、克制。最感人的,莫过于他们在平凡人生里挑选出的“小确幸”。虽然这并不符合我们对于像“恋爱、结婚、生子”等重大时间节点的快乐期待。
列车上吹过的风
一位中年男子说我的一生并不快乐,很难找到一段快乐的时光......在我读中学的暑假,我经常乘电车去某个地方。当时,我站在窗口,吹着风,也许可以算作是快乐的。我可以体会这种感觉,是日常生活的间歇(break)。在车上,仿佛逃离了日常生活。风的触感和前进的速度,给了一种短暂的自由。希望这个逃离的旅程可以一直继续下去。
躺在母亲身上的阳光
21岁的年轻姑娘,她第一次挑选的快乐经历是去迪士尼乐园。但当在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她,很多这个年纪的女孩都选择了迪士尼乐园后,她开始想换另一个回忆,“为什么要与那么多人雷同呢?”经过仔细搜索,她给出了第二个答案--尚在襁褓中的她,躺在妈妈的腿上,晒着阳光这种温暖的感觉。大部分人可以记起的最早回忆是在四岁。但还是有少部分人,可以记起更早的时候。这种偎依和安全感,也许是我们一生的追寻。
战乱竹林里的秋千
80多岁的老奶奶,经历过二战。在日本人的眼中,二战,特别是在日本国
内,是怎样一种体验?如果看过吉卜力画室出品的《萤火虫之墓》,我们就知道人性是共通的,磨难与痛苦也是。这位饱经风霜的老奶奶,并未过多谈起战争的创伤,而是回忆起在炮火下逃难到一片竹林,当时还是孩子的她,与其他小伙伴在竹林里荡起了秋千。这就是她最快乐的记忆。原来,童真可以带来经久的快乐与希望。
秋日长椅上漫不经心的聊天
最后一位挑选自己回忆的老爷爷,也是最纠结的一位。他几乎要放弃寻找自己的记忆了,一遍遍说着我的人生实在太普通,找了一份可以呆一辈子的工作,有一位贤惠的妻子,就这样过完了自己的人生。我是否真的存在过?我的人生是否有价值?但最后,当他看完自己从出生到死亡的录像带,他选择了这样的时刻--与妻子坐在落满黄叶的公园长椅上,两人漫不经心的聊天。妻子抱怨老伴一辈子都没有和她去看过电影,虽然两人相亲时男方说我的爱好是看电影。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秋日,老爷爷感受到了珍惜和对于人生的确定。
作为听故事,帮忙制作回忆录像的工作人员,他们其实是滞留在中间地带的天使。他们是放弃选择回忆的人,于是留在这里,帮助其他人寻找回忆。男主人公望月,就是在帮助上面那位老爷爷找寻记忆。他22岁死于二战,50年过去了,一直停留在这里。因为自己的人生太短,他没办法挑出自己的回忆。面对其实与自己同龄的老爷爷,他说:“我们这代人经历过二战,情感确实很封闭。”在老爷爷离开前,他给望月留下一封信:“其实,你就是我妻子一直念念不忘的那个人吧。战争结束前,她的未婚夫战死。后来,她才遇见了我。我们婚后,每年她都会纪念你。”原来,老爷爷的妻子在去世后选择的快乐回忆,正是与自己的未婚夫望月坐在同样的长椅上的时刻。望月这时才明白,自己也可以成为别人幸福的回忆。所以,他在50年后,终于可以笃定进入自己的下一站,天国。
回忆是加工后的现实,它被作者选择性地放大了当时的情绪,快乐可以更快乐,悲伤就不再那么悲伤。如果我们留恋那段回忆,也是因为对应了现实里的缺失,所以才想回到“美好的过去”。
“你好,欢迎你来到这里。你要选择一生中最快乐的一个回忆,我们会把它拍成录象。你会带着这个回忆进入天国,而其他的一切都会忘记。今天是星期一,星期三的时候,你就要做出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