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向学生推荐一本名为《我不原谅》的书。学生薛逸民在空间写下了他的感悟。同时我写下了这样的留言:“其实错不在高考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因为迄今为止再也找不到比这种相对公平、公正的制度更好的选拔方式了。《我不原谅》这本书是一位90后对当下中国教育的有力控诉,服从的小学到束缚人的中学再到精神绝望的大学。变态的教育对人性的扭曲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是我等参加过高考的过来人所不愿看见的:一眼望去,看到的是一双双呆滞无神的眼睛,一张张没有生命活力的面孔,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背着沉重的书包披星戴月,在监狱般的教育环境中慢慢等待窒息的痛苦。我们那时的高考压力固然大,但人性不至于如此般扭曲,高考没错,但教育环境的恶劣已经惨不忍睹了。我呼吁首先必须尊重生命!正如易中天在序中所言:‘可以原谅,但要改正。’”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能做些什么呢?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先生提出:“课改首先要改课,让学生背着轻松的行囊行走于智慧的人生。”我想他是对的,怀特海说:“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最有价值的教育是什么?如何在中国式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寻找到一条智慧生存之路?那就是成先生所言:“要给学生带得走的能力。”基于此,我就这堂课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定位意识。基于“教师教得很苦,专业发展举步维艰;学生学得很苦,血液发展不全面、不充分”的教育现状,扬大附中“乘‘五严’之势,行改革之举;借他山之石,铺校本之路。”在借鉴成功教学改革案例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学情,学校在各学科充分研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循环教学”(导·学·展·评·练)教学基本架构。“循环教学”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导学案将学习前置、问题前置,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则成为展示交流、纠错落实、点拨提升、开放拓展、示范引导的师生互动平台;课堂的第二部分既是对前一课学习的点拨落实,又是对后一课的学习引导,通过引导、初学、展示、点拨、练习,形成了“课前——课中——课后”一个完整的学习链。《老王》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就是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生成的。
其次:问题意识。本课的教学始终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大家不约而同将目光聚焦在:“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抓住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找到了学习这篇文章的突破口。二来,上台汇报的学生代表展示了小组探究思考的过程,比如金鑫同学发言说:“其实杨绛一家人是这个世界上对老王最好最关心的人了,但是杨绛还会感到愧怍。”古人云:“众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金鑫同学为代表的小组的思考结果又激发了台下学生的好奇心,责任感驱使他们主动思考:“是呀,杨绛一家和老王非亲非故,在生活上给予一个弱者那么多帮助,为什么还要愧怍?没有理由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深层问题的生成将为学习效率的提高找到有效途径,是迈向智慧之路的良好开端。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尽量从学生的问题出发,并且简化问题,做到纲举目张,所谓“大道至简”。
第三:情境意识。这节课导语还有就是回族丧葬习俗内容的补充是我精心设计的。当姓王的同学们站起的一刹那,我发现周围同学的眼光中充满了好奇。十多天后,作者有意打听老王的情况,她才从熟人那得知老王送完香油鸡蛋第二天便离开人世,草草掩埋连个好的安息之地都没有,是如何凄凉,生前卑微、死后无闻,我发现学生心生怜悯之情。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拉近学生和老王的距离,为他们切身感受到卑微却高贵的老王形象作了铺垫。有一位叫刘震的学生这样写道:“三角函数和减数分裂关我什么事呢?”这句话影响了我的教学观。如何让学生爱上你教的学科,恐怕首先必须要帮学生建立起一种与生活的联系,创设一定的情境,找到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第四:互动和谐意识。记得自己曾经布置过一篇小作——《我眼中的外教》,很多同学在作文中强烈表达了喜欢外教课的理由:轻松、快乐而又有所收获。同时他们也感慨中国式课堂太需要这些元素了。通过教育实践,我认识到:教学既是教师引导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互动、讨论乃至争鸣,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师生的生命活动,是师生共同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师生共同处在交往、互动、发展的“学习共同体”中,师生关系应该由“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变成“教师式的学生和学生式的教师”。孔子两千多年前问及学生的志向时,子路等人大谈安邦治国的理想,随后他问曾点:“点!尔何如?”曾点说,在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服装,相约大人和小孩在沂水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情不自禁感慨:“吾与点也。”我想,孔子追求的应该就是一种和谐的教育境界。我的课堂也应该追求这样一种境界。
第五:生命意识。
教师要从生命的高度认识教学的本质——从促进生命体发展角度最终实现学生生命存在及发展的整体关怀。当发现身边不少学生去参加各种辅导班时我很心痛,我反思:我们的课堂真有效吗?教育问题必须要靠沉重的书包和大量的习题来解决吗?必须要以戕害人性为代价吗?如何让他们轻松、愉快的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到智慧的源泉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重大问题。成先生曾经在《为智慧的生长而教》一文中指出:“亚里士多德和美国研究者给智慧解释的核心都是能力。把智慧定义为能力,是提示我们智慧并不虚空,而是实实在在的,既可意会又可把握,可从培养能力开始。”
“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要给学生带得走的能力。”耳畔再次响起陈寅恪先生的话语:“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让我们的教学都充满智慧和快乐,让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充满张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