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重点:潜意识、防御和说服。
1、会口是心非的用户 & 正确的用户调研
先来看一个正确的用户调研。
Sony准备推出BoomBoxes音箱,他们召集了一些潜在的消费者,组成焦点小组,来讨论这个新产品的颜色:黑色还是黄色。
经过这一组潜在购买者的讨论,每个人都认为消费者应该更倾向于黄色。
会议结束后,组织者对每个成员表示了感谢,并表示,在离开时,每个人可以在黄色和黑色的BoomBoxes音箱中挑一个免费带走。结果每个人带走的都是黑色音箱。
那么,人为什么会口是心非?用户研究到底要怎么做?
因为人们会基于自身所处的角色、所在的场景和个人的认知判断,选择性地说一些他觉得正确的话。但是,在这个场景中所谓的“正确的话”,并不代表用户真实的选择。
所以不要被言辞迷惑,而是要想办法看到用户真实的需求。
说到用户真实的需求,有时还需要从用户表达的需求出发,去探寻用户真实的需求。比如:
用户真实的需求:需要墙上有一个洞 / 需要在墙上挂装饰画
用户表达的需求:给我一个钉子和一把锤子
此时,单纯的满足用户表达的需求,并不能解决用户最本质的问题;
最理想的解决办法是给用户提供墙上打洞 / 安装装饰画的服务。
2、好销售和好产品经理的区别
一个好销售擅长的是打破防御。
销售人员要充分调度自己可以呈现的所有资源(自己的外貌、仪态、产品包装、价格折扣);
从用户意识层面,让用户认为自己获得了专业的服务,而且赚了便宜;
从用户潜意识层面,抓住用户心理上小小的满足或不安,打破用户的防御,说服用户,促成用户的选择。
而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则是根本不让用户启动防御。
一个产品没有表情,没有声音,无法拉住用户的衣服哭哭哀求,甚至不能让用户多注视一会儿。
一个产品如果引发用户启动意识,让用户思考,某种意义上,就是在推开用户。因为,意识即防御。
所有的思考,其实都会让人产生防御。你让用户思考,就是让用户戒备。一个 不会说话的产品,根本没有消解戒备机会。
而对用户防御的态度和敏感度,也是一个好销售和一个好产品经理的区别。
一个好的销售人员都是有攻击性的,因为他的工作是要突破别人的防御。因此好的销售非常懂得在与人直接沟通中,如何适当地给对方压力,抓住对方意识与潜意识,说服对方。
而优秀的产品经理,更多地会看到人们在没有压力状况下,潜意识流露而做出的自然选择。他们对用户的行为不评判、不教育,最多就是柔性地引导,默默响应且持续地服务。
3、产品要做到不让用户思考
快手的宿华曾经说:“让产品自由生长,不要去碰用户,不要去打扰他们,让他们自然地形成一种互动关系。”
作为静态的产品,其实是没有机会说服用户的。所有让用户思考、琢磨一下的产品,其实都是给自己抬高门槛,降低转化率。
所以很多APP都会设置新手教程,减少了用户“思考、琢磨一下”的过程。
4、产品要做到迎合用户潜意识下的选择
一个产品要做到的就是迎合用户潜意识下的选择。
其中一种方式就是让用户觉得很熟悉。熟悉的感觉就是潜意识里觉得安全的感觉,这样就不会触发防御。
湖南香烟,芙蓉王。
从低端版本,到高端版本,外观设计十分相似,让用户产生熟悉感。
5、好的产品经理的开端
- 体会各种人的情绪与潜意识:愉悦,不爽,愤怒,恐惧
- 不被一个人基于角色化交流而说出的言辞所迷惑:不让用户思考琢磨、挖掘用户真实需求
- 看到人基于潜意识流露的真实选择:迎合用户潜意识下的选择
以上几点,是否均体现在产品经理的用户调研、需求分析阶段?
体会情绪与潜意识:与用户沟通、与技术、运营等沟通;
不被言辞迷惑/看到真实选择:发掘用户表达的需求背后真实的需求;
6、潜意识是如何形成的?
- 第一种是在童年的时候形成的。那个时候还没有建立意识和防御去辨别,观念进入你的潜意识,成为你最内在的感知、你本能情绪的一部分。
- 第二种是在催眠的时候形成的。催眠的本质就是绕过防御。微笑是一种催眠,因为它让你放下防御;重复也是一种催眠,因为它在你意识松懈的时候,将重复的想法瞬间植入你的潜意识。
7、本讲小结
人做一个动作,也许是意识判断,但70%是潜意识的选择。
基于意识与人交流,其实是高防御状态。基于意识清醒的交流,达成交易的唯一方式,就是让对方清晰地感觉到一点——“我占了便宜”。
但更多时候,在意识没有启动之前,人已经基于潜意识建立了判断,并做出了行动准备。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要做的事就是不让用户启动防御。“人欲即天理”,要尊重人欲。而所谓的用户调研,就是清空自己,接纳别人的世界观。
8、课后作业
(1)你最近用到什么产品,几乎你是不加思考就完成了使用,使用过程感觉很熟悉、很自然?
- Forest专注森林:专注森林主界面的主要部分是:一棵树/时间倒计时/开始按钮/“开始种树吧!”提示。让人很直观的明白,点了开始,就开始了种树倒计时;此后不可以玩手机;直到倒计时结束,种下一棵树。
- 抖音:进入即播放;滑动即切换;并结合简单引导标签,上手很快很自然。
- 各种小众软件的新手教程,我爱!
(2)你接触到了什么产品,乍一看觉着这个东西得琢磨一下,然后想了想就放弃了?
- 番茄ToDo:主界面东西较多,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主要功能是什么。所以初次尝试就很快地放弃了。
(3)潜意识里哪些说服和防御的过程?
防御:
- 屈臣氏等各类专柜导购的热情,让人产生防御
- 初使用某些小公司产品时,需要填写用户信息;不了解公司信息、不具有安全感,会让我产生很强的防范意识
- 很久不联系的朋友/之前相处不太愉悦的人,突然的微信消息“在吗?”
- 两个人的感情,一旦启动了防御机制,就很难办啦!
- 和人聊天!他凶/严肃/冷漠,我的防御机制就起来了!
说服:
- 线下办事先对人笑 :) 微笑打破防御
- 洗脑神曲“你是真的很不错 你是真的很不错 你是真的真的真的很不错”!重复地告诉自己我很棒!
9、一点思考
上一节的“劝人只劝5分钟”、本节的“用重复绕过/打破防御”、“不要启动防御、顺应人性”是否矛盾?
看似矛盾,但事实是针对不同的受众。
大致可以将受众分为三种类型:
和你观点一致的人;和你观点相反的人;暂时没有观点或犹豫不决的人。
- “劝人只劝五分钟”:主要针对和你观点一致的人,但因为他们内心有所恐惧,因为恐惧无法下定决心放手去做。那么问题在于如何克服他的恐惧,而不在你的劝说;所以劝说点到为止。而对于已知观点相反的人,尤其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劝说五分钟,差不多就可以了。
- “用重复打破防御”:主要针对暂时没有观点或犹豫不决的人,我以用重复给对方植入观点;对于观点相反的人,也可通过重复,在对方意识松懈的时候,植入你的观点,进行说服。
- “不要启动防御、顺应人性”:主要针对和你观点相反的人。此时不要尝试说服,顺应客户,引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