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纪谭笔记(续)

作者:叶金援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晚看了纪谭的第六场演出“桑园会”与“翠屏山”两出剧目,不由得我想起一段往事,历历在心。我父亲叶盛长除了是“富连成科班”世字辈出科的文武老生演员,祖父叶春善的第五子,也是我外祖父谭小培的女婿,翁婿之间不但同行当,听母亲常说这爷俩生活中的爱好有很多相同之处,彼此非常聊的来,母亲总是嘱附父亲说;“你去谭家看望老爷子时,一定抓紧时间多学一些戏”可常常二人一见面,翁婿之间反到研究起,滑冰如何使用里外刃的方法来。而且兴趣颇浓,母亲一瞒怨,父亲解释说我不但学了戏还学了谭家的独到绝活儿。“秦琼卖马”的双锏套子,还有“翠屏山”的六合刀。那是谭家祖上向武术名家讨教又根据京剧动做研究出来的独到套路。父亲在世时总是和我念叨此事,讲解其中奧妙,京剧恢复传统戏演出后,父亲因患脑血拴病造成左手不便,着急想让我学会这些绝活儿,1985年可巧有了一个机会,天津约我师父王金璐,我父亲还有王琴生.陈永玲.费玉策,肖德寅.冯玉曾等几位老艺术家到天津演出“乌龙院.坐楼杀惜”战宛城”“八腊庙”连环套”“翠屏山”师父提携让我随行,并饰演“战宛城”典威,“八腊庙”费德公两个角色。“翠屏山”一戏父亲饰演杨雄,师父饰演石秀,陈永玲饰演潘巧云,那时此戏已绝迹午台多年。演出前没怎麼排戏只是三老对了对台词,可一上台互相之间配合默契.天衣无逢,抓的现哏让台下观众笑得拍案叫绝。止戏后我问父亲您三位不排戏演来为何如此熟练,父亲笑着说;“从小打的基础,旧时演的又多,全在心里头呢,永玲筱(翠花)派路子正统,你师父杨(小楼)派根基,各自心知肚明全靠午台即时发挥”父亲接着和我说;“我和琴生师哥看了你师父的“六合刀”套路,一看就是杨小楼从谭鑫培传承而来的路子,我手不便你一定要认真向师父学过来不能走样”。我谨记心中,师父无私倾囊教授,我是不敢丝豪懈怠。我上演此戏后,这套“六合刀”已成为我至今练功活动必练之项。李阳鸣生前陪索明芳演的这最后一出戏“翠屏山”那时因阳鸣脚疾已重,我给他说戏时想改动一点“六合刀”难度大的动做,阳鸣说我要学会正规整套的,如果演出时难度大的个别动做实在走不了,再按改动的来。我深深记住了他对戏执著认真感人的精神!演出时我拍照留下了他最后的午台英姿!时至今日在我们隆重纪念谭鑫培诞辰170周年,谭富英诞辰111周年系列展演中一出“翠屏山”一套“六合刀”不只是一出戏,一套动做,这一点一滴他蕴涵着民族文化国粹京剧艺术传承的缩影!蕴藏着谭家七代人对京剧艺术的巨大贡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叶金援 最近,北京隆重纪念谭鑫培诞辰170周年.谭富英诞辰111周年,并举行流派经典剧目系列展演。9月12日...
    叶蓁0702阅读 590评论 0 2
  • 鼠辈。一种为了生存劳碌的生物,多种类。鼹鼠,仓鼠,袋鼠,老鼠…有快速行动力,脑容积小。
    爱新觉罗红阅读 325评论 0 0
  • 今天晚上我离家出走了。 事情的起因是王成健手机的微信提示。 去年我养成了一个坏毛病,就是爱看他的手机。我交过好多男...
    你手里的冰美式阅读 332评论 0 0
  • 说到自助式模式,大家会联想到也许是随处可见的自动售卖机,也有可能是前几年闹出风波的自动回收衣服的大熊猫,当然对于吃...
    lighthouse_校草阅读 2,340评论 1 7
  • 一天早晨山醒来头上的阳光夺目绚烂 山揉揉双眼刚刚遇到风送来的丝丝缕缕的气息 周围一切如旧树陪着风风陪着天空天空陪着...
    倪雪阅读 208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