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母爱的第一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一、如果有这样一个爱自己的妈妈,你会有什么感受?
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一经播出,就出现了一个争议很大的“中国式妈妈”——朱雨辰的妈妈。
我认识朱雨辰,是因为当年很火的《奋斗》里的华子。记忆里的华子是个倔强的少年,看了真人秀,才发现他变胖了……
节目里,他的家像家居画报里的一样,明亮又舒服,一尘不染,还有各种精致的小摆设,打开冰箱,里面满满的肉和菜。重点是,朱妈妈说这些都是她给儿子准备的,她会把排骨焯水,肉切成丝、分好份量放进冰箱。
而朱雨辰也和妈妈如出一辙,起床开始整理床铺,收拾房间,说话幽默、厨艺了得,和朋友聚会,一会儿功夫就可以做出一桌子美味的饭菜,可谓是上得了电视、下得了厅堂。
然而,朱雨辰说,妈妈决意搬来北京和他一起住,是因为看到他把自己照顾的太好了!朱雨辰做一桌子的饭菜给妈妈吃,在妈妈看来是自己当母亲的失职了!朱妈妈的逻辑是:怎么能让儿子做饭?这是妈妈要做的啊!
我还在感叹朱雨辰一定会是“国民老公”,他的妈妈就是”国民婆婆“,这么优秀的男人是要被疯抢的……可故事还是出现了逆转,会演戏、会生活、会做家务、感情丰富的朱雨辰今年39岁依然单身,为什么找不到个女朋友嘞?
朱雨辰的妈妈看似对儿子超好,可问题就是出在妈妈身上。因为朱雨辰母子之间的关系,过于亲密了。
1、39岁的儿子演戏,71岁的妈妈跟组。妈妈的宗旨是“不管儿子走到哪里,南征北战,我都会给他提供一个温暖的厨房。
2、每天早上会为朱雨辰炖养生梨汁!早上4点就起来了,炖一个半小时,十年如一日。
3、我是用整个生命对待自己儿子的!
4、我完全没有自我,我在家里就是奉献,我一个人顶两个菲佣啊!”
5、对儿子女朋友的标准:管管他、早点回来、别乱喝酒、生活有规律、别使性子……做到跟我一样对儿子。
如果有这样一个爱自己的妈妈,你会是什么感受?强势的朱妈妈明显给子女的感情状况带来巨大的影响。
节目里朱雨辰是最渴望爱情的一个,也特别的害怕孤独。和老同学吃饭叙旧,要散席了,他难过地说:“你们走了,我还得面对一个漫长的黑夜生活。”朋友走后,他向小狗寻求安慰未果,又低头难过地独唱悲伤情歌《可惜不是你》……
在《我家那小子》第二期,朱雨辰的妈妈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她主动跟儿子道歉,说自己要改,承认自己对儿子造成了伤害。她也慢慢理解对儿子的过度关爱,是一种负担。
二、不要让你的担心变成对孩子的诅咒
记得多年前,看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奥勒冈州的牧师和他太太身上,他们有一个儿子,儿子却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烦恼,甚至已经离家出走好多年,不曾回家。
最后牧师就找了一位心理医生,他跟心理咨询师倾诉着他的烦恼。心理医生听完之后,问他:“你这样诅咒你的儿子多久了?”牧师被问的不知所以然:“诅咒我的孩子?什么意思呢?”心理咨询师说:“诅咒,就是口说与心想一个人的不是,刚才的沟通,你都在告诉我你儿子的不是。你这样诅咒孩子多久了?”
牧师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他从孩子出生就没有对孩子说过一句好听的话,结果这些话都没有用。咨询师说:“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你每天只要想起你的儿子,你只说祝福的话,只要想起他,就只说他的优点,向上帝为他祈福!”
牧师回到家把咨询师的话告诉了太太,他们决定听取咨询师的建议并这么做了,就这样过了十天,他们的儿子竟然给他们打了一个电话,在电话里,儿子说他不知道为什么会很想家人,很想爸爸妈妈……牧师说:“我们很高兴你能打电话回来!‘儿子在电话里同意同末回家吃饭。
当儿子回到家里,牧师看到他穿的破破烂烂,并没有指责他,而是以包容的心态面对儿子,在心里祝福儿子。他问儿子问题,儿子回答对的,他就给予肯定。就这样他化解了和儿子的多年的矛盾。
牧师惊觉:“从他停止了对儿子的“诅咒”,改为对他祝福,事情就发生了惊人的转变。”
三、撒下祝福的种子,收获就是祝福
种子营的第三天,当妈妈们看不到宝贝的照片时,会焦虑,会担心孩子是不是没有上课,是不是跑出去玩了……我也一样,每天在海量图片中,找寻那抹熟悉的身影,而就在这一天,思维导图、书法、射箭三门课程,我都没有看到宝贝的身影,我坐不住了,开始焦虑,担心他是不是画不好,担心他是不是又三心二意了……总之,想到的都是他的不好。
有的妈妈已经按耐不住:想念宝贝,也相信宝贝想念妈妈了……想跟孩子通个电话、视频聊会儿天……助教告诉我们:“宝贝们每天在玩中学,很开心,他们都没有时间想家想妈妈!为了锻炼孩子们的独立性,也为了避免孩子们在打完电话后想家,就请各位妈妈们忍耐一下!”
妈妈们一直认为自家宝贝“恋家”“恋妈妈”,不够独立,无法承受离开妈妈的日子,实际上是妈妈没有真正放手。妈妈的放手,是对孩子爱的祝福。
其实种子营对我们父母也是一个锻炼,好像对做父母的来说是一个心理上的断奶期,所以大家安住于当下,适应这段娃不在身边的日子。
瞧,我们的孩子在种子营多快乐。
哲学家弗洛姆认为:检验一个母亲是否真正具有爱的能力,就看她是否愿意分离,并且在分离后继续爱着。
勇于【断舍离】,让我们做回自己,学着和孩子分离,做一个舍得放手的妈妈吧!在分离后,让我们把担心化成祝福,撒下祝福的种子,我们终将收获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