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寿6岁之前,家住南京三山街,过着幸福的童年生活。
然而,当日军入城后,一切都化为泡影。
他父亲在街边救火时,被日本兵抓走。
姑妈陈宝珠面对日军的侮辱,宁死不从,被恼羞成怒的日军连刺了6刀。
倒地时,她想喝口糖水,等奶奶端来糖水时,她已经没了气息。父亲最后也惨遭杀害。
后来,奶奶和妹妹在流离失所的生活中,相继因疟疾去世。
母亲为了维持生计被迫改嫁。
本来好端端的一家人,在侵略战争中家破人亡,只剩下爷爷与他相依为命。
同在南京居住的阮定东,父母开裁缝店生意不错,一大家子过着小康的生活。
日本兵侵占南京后,在一次轰炸中,他们的家当瞬间炸化为乌有。
在南京大屠杀的时候,爷爷抱着还是婴儿的他在逃难中,被日军刺成了重伤,爷爷强忍着剧痛,紧紧抱阮定东,拼命爬上一条小船。
过了长江后,爷爷实在支撑不住,倒在了江边,不久就去世了,年仅47岁。
后来,阮定东告诉孙子,他爷爷的名字就刻在纪念馆的哭墙上。让孙子铭记这一段惨痛的回忆,孙子长大后,去纪念馆当起了志愿者。
以上故事,都是在日军侵占南京时,发生在南京的普通百姓身上,真实的遭遇。
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时候,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记者采访一位大屠杀幸存老人的惨痛经历。
在采访尾声,老人表示,只希望后辈子孙“记住历史,放下仇恨”。
家仇国恨当前,很佩服老人,虽经历磨难却能怀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在公祭日,作为中国人,断不能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唯愿国力强盛,才不会让被侵犯和践踏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