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四十讲》第五讲 ----《解决家庭经济基础,专注教子》

    今天我学习了《弟子规四十讲》的第五讲 ----《解决家庭经济基础,专注教子》,现在回顾一下本课的课程提纲。

【课程提纲】

1.上一代的人物质生活虽然较穷困,但却培养了哪些美德?反观现代年轻人生活富裕反而发生了何种问题? 

2.财富之因是什么? 

3.财布施的方式有哪些?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4.为人夫者,要做到哪些“夫义”? 

5.为人妻者,要遵守哪四德? 

6.教育孩子要如何恩威并施? 

7.现代父亲要如何扮演好为人父的角色? 

8.学习弟子规如何做到“解行相应”及“长时熏修”? 

9.“弟子规”三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自己要先学? 

【引用经句】   

①留钱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得住;留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于冥冥之中留阴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 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司马光 

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易经》 

③财散则人聚 

(道德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大学》

④夫义:恩义、情义、道义 

⑤四德:妇德、妇言、妇功、妇容 

⑥解行相应    

【故事】

①陶朱公三聚财三散财的故事 

②两文钱的故事

【心得体会】

1.司马光曾经说过,“留钱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得住;留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于冥冥之中留阴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易经》中也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阴德一定可以庇荫后代。阴德不只在往后可以庇荫后代,当我们在行善、立身行道时,已经给了下一代最好的身教。

2. 太太要有“四德”:妇德、妇言、妇功、妇容。太太要有德行,否则会搞得家里鸡犬不宁。本来家里还没事,嫁过去就搞得乱七八糟,所以“德”很重要,儿子孝比不上媳妇孝。古人说娶个好媳妇,家族可以旺三代;那娶一个不好的媳妇,家庭会怎么样?会败三代。所以娶妻第一个标准是德行,娶妻要娶德,现在有这种认知的男士不多了。我们要教育孩子,以后找对象要首重德行,要有“妇德”。

3.我们提到了整个学习的态度,第一个要立志;第二个要力行;第三个要扎好道德的根基,再来读其它经典;第四个,学习要能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孩子如果从小把道德的根基扎好,他就会独立去处理好一些事,这样家长就可以少操很多心。

4.《弟子规》我们先学才能把孩子教好,“教儿教女先教己”,要把儿女教好,首先要提升自己,自己先学好,这样才能够身教。

5.真正拥有财富的方法是要财布施,不管做生意还是经营家庭都要做到如理如法。福田心耕,财布施分为内财布施和外财布施。没有钱也可以付出自己的劳力、经验,智慧,也是在修财布施。黑白脸,教孩子要先沟通,不能沟通了再用黑白脸。

感悟:

    至要莫若教子,当我们懂得去孝敬父母,积德行善,扎扎实实修财布施,福报自然会现前,一个家庭一定要把学习成长放在第一位,有了智慧就会教育好孩子,经营好事业和家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