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丧失动手实践的能力

大家怎么理解家境呢?什么是家境好,什么是家境不好呢?

今天想分享给大家的学生就是典型的家境好,生活条件优渥、学习氛围轻松、亲属关系和谐。

第七个学生是个女生,小小年纪,温文尔雅,谈吐不凡。她的妈妈在银行上班,支行的小领导,工作按部就班,因此陪伴她的时间最多;爸爸在央企做工程师,工作相对忙一些,出差是家常便饭,但是每天只要时间允许都会给妻子和孩子打电话或视频,没有缺失感。

我和这个家庭的第一次接触,是在深冬的一个晚上。那天到了她家楼下,女主人把我迎上楼,因为楼层不高,选择徒步走楼梯。上楼前,女主人特意轻声跟我说:“咱们一会儿上楼轻点儿,我们楼下是对老人,怕吵,这个时候他们该睡了。”我想这个人真和善,和邻里关系应该不错。

女孩就等在客厅里,见我来了,笑起来,先打了招呼,自我介绍,十分有礼貌。女主人把我们引到小书房,特意端了热水给我,就让我们开始第一次授课。别看这小小的一杯水,我心里顿时感到温暖极了,熨帖极了。我在这一行大约多年了,让人如沐春风的家长着实不多。

女孩表达非常清晰,感觉得出来她的文科非常棒,典型的文科思维,对于理科基本上没啥太好的办法。本来家里的爸爸能帮助一些,可惜总是出差。

文科思维好的孩子,怎么切入理科呢?这或许是很多人的问题,我的答案是,要切入理科很简单,不是多做题,而是多动手,因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多数是局限的。现在很多生活条件好的家庭,基本上是不让孩子进厨房的,十指不沾阳春水,连盐和糖都分不清的比比皆是,生活中有非常多的智慧,就在我们的过度保护和溺爱中丧失了。这个女生也是如此,不过好在这位妈妈比较好沟通,我一说她立马就照做了。

我们买了一套实验用具,每次课我都带着孩子做一到两个小实验,我从不上手,都是告诉她步骤,让孩子动手,自己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告诉我结论,我要做的是把理论展开来讲,很快孩子的理科思维就建立了。其实她的课一个学期就可以搞定了,但是这孩子倒是非常喜欢这种模式,一直跟我上到了高三毕业,考上了大连的一所还不错的大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