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级地理与旅游学院 地理科学四班 李姗娜
潮声文学社
亲生舅舅家, 我有一位同年异月的哥哥。
我们小时候很是亲密,他带我玩各种游戏,陪我吃许多零食,一起疯过闹过,所有知道我俩的亲戚朋友都说我们的关系胜过亲生兄妹,我也这样认为过。但在我一直觉得我有一位哥哥以后他应该可以照顾帮助我时,他突然就叛逆起来。
说实话我不懂叛逆的意思,但这绝对是年少时听到的绝对高频词之一,父母们总是喜欢在谈起十几岁孩子时刻意地对他们进行一个这样的认定,结果叛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你究竟是不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哥哥很叛逆,妈妈这样对我说。
其实,我们上初中时就早已不似小学时那般亲密,我有觉得我们一家人的性格总是偏内向一些,儿时的肆意嬉戏只不过是建立在少不更事,不知男女有别之上,等这些意识渐渐建立起来,我们的自然生疏好像也并不奇怪。
我问妈妈,哥哥怎样叛逆,妈妈说他抽烟喝酒熬夜,不和舅舅舅妈说话;我又问哥哥为何叛逆,她说不知道,有时会吐槽舅舅舅妈太过温柔疼爱哥哥而疏于管教。
如果说,初中时哥哥只是有了叛逆的影子,大人们也只是开始意识到他开始有所改变,那高中时好像才是哥哥真正的叛逆时期。
哥哥在高一军训还没完成时就辍学了。在外地上学同样在军训的我收到这样的消息。我难以相信。
之后的三年里,哥哥就真的没再去上学,其实期间有过一次短暂的幡然醒悟,那是在舅舅带他去听心理讲座之后的一次,他下定决心又去学校,只是呆了两天后还是选择回家,在他的卧室里,过着一日一餐颠倒黑白的日子。
舅舅舅妈姥姥不知为此流过多少眼泪,妈妈也不止一次为他叹气难过。还有我,也很难过。
舅舅舅妈甚至还来请我去他们家,想让我和哥哥说说话,可是是没有用的,哥哥不愿见我。舅舅舅妈还让我从手机上联系哥哥,劝劝他,我有过尝试,但那消息也不过是石沉大海,毫无回音。
我有问过舅妈,哥哥为何在军训时突然选择辍学,舅妈说是哥哥当时私留了一部手机,被发现后,班主任在全班同学面前摔坏了他的手机,并用脏话羞辱了哥哥。就这样哥哥不愿再去上学。每次谈起哥哥,舅妈就会哽咽,眼眶红红的我便不敢再多问下去。这几年里,我只知道,哥哥变了,舅舅舅妈没有能力去帮助他,我也是。
对比之下,我好像是那种看起来最听话不过的孩子,虽然偶尔会与妈妈吵吵两句 ,但总体上一直没有所谓的叛逆的迹象,安安分分地读书,成长,以不错的成绩顺利小升初,再从高中来到大学。亲戚们总会拿我和哥哥比较,比如说我乖巧懂事后在谈起哥哥时重重叹气。
说实话我不喜欢这样的对比,其实从小时,除了有人说我们关系亲密,更多的就是做比较了,他们会夸哥哥聪明伶俐,一看就是学习会好的样子,再说我勤奋努力,懂事安分。随着年级升高,成绩在大人眼里愈来愈重要,我一直成绩良好,哥哥稍差一些,于是比较就成了“我很棒,但哥哥只要好好学一定比我强”“哥哥应该多像我学习争取拿好成绩”这样的话。我不知哥哥听了什么感受,我只知道自己,一遍遍被拿来比较,并不高兴,甚至很不爽,他们好像总在提醒我,我没有天赋,我只能努力,而哥哥好像可以轻而易举地超过我,只要他稍稍用力。我一直不服气。等哥哥叛逆起来,我开始回想这些年的这一些对比,我才突然觉得,哥哥心里似乎也未必会比我好受。这更或许是我俩性格内向之外变得如此生疏的一个重要因素。
时间慢慢地过去,哥哥现在开始有些改变,在我们这批同龄人升上大学以后,他和我来到同一所城市读舅舅给他安排的专科学校,也开始和我交流,虽然只是简单的寒暄。
但我想,我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叛逆,无论是被贴上叛逆标签的哥哥还是所谓安分优秀的我,都没有人真正了解我们。哥哥只不过是把他对一些事情的厌恶放大封闭自己甚至伤害自己,而我更只不过是悄悄隐藏,然后独自消化一些不愉快,将并不快乐换成假装快乐用来展现,然后再自愈,就如我选择写很多很多文字,每一次都不过是尽力地帮助自己而已。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拥有出奇的默契。我还想说,并不止我和哥哥如此。我们都得到了来自家人的全部爱意,但这并不说明我们不会拥有忧愁,每一位孩子都会有自己悄悄长大的过程与方式,如果父母不能真正了解孩子并给予适当的引导,那我想,就不如给予包容,而非急急下定义,如我前文所说仗着自己经历丰富就任意评价一个孩子,不礼貌也并不合理。
我也始终相信人性本善,孩子也许会悄悄沉寂一段时间,自我封闭一段时间,但在爱意下长大的孩子,总会越来越好的。那我希望这个世界,能给正在长大的孩子们一些时间,像松浦弥太郎所说:“人的一生中有两个生日,一个是自己诞生的日子,一个是真正理解自己的日子。”所以希望更多的同龄人,不要在意外界的声音,要跟随自己的内心与步伐,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理解自己成长自己,就像我和哥哥,正在努力,也都会好的。
我的文章似乎总局限于亲情 ,友情这一类话题中,我也是对这些在一点点的感悟,其实我没有很懂其他事,所以我只想写好稍稍了解的事情。希望可以温暖一些人,也用来致十年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