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谢幕!
当地时间11月10日,巴菲特发布最后一封股东信。
在信中,他正式宣告将退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日常管理,并对股东分享了人生感悟、慈善规划及对公司的展望。
巴菲特表示将不再撰写年度报告或参与股东大会发言,称自己将“保持沉默”(I'm "going quiet"),并由CEO格雷格·阿贝尔接棒。
他将继续通过每年的感恩节信函与股东沟通,但日常管理职责将完全移交。
一代股神自此谢幕,人们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在这封信的结尾,巴菲特分享了对人生的思考,称“伟大源于善行,而非财富或权力”,鼓励股东保持乐观、选择榜样、回馈社会。
他以自身经历为例,强调幸运与努力并存,同时批判企业界高管薪酬攀比等现象。
这封信不仅是对股东的告别,更是巴菲特一生投资哲学与价值观的总结,传递了对财富、责任与人性的深刻洞察。
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华丽的辞藻,如同一位智慧的长者在炉边与你话别,他谈的是如何度过这一生。
将目光从巴菲特的巨额财富移开,我们看到了一种更为珍贵的“复利”哲学——品格的复利、知识的复利、关系的复利。
这些看似微小的、日积月累的投入,最终会汇聚成决定人生质量的巨大差异。
投资的最高境界,原来是投资于自己的内心秩序与周遭的情感联结。
信的结尾,像一部宏大交响乐的终章,归于最朴素的基调。
它提醒我们,在追逐世俗定义的成功时,不要忘了生命中最本质的温暖与正直。
财富会波动,市场会起伏,但一颗因充实、有爱、正直而平静的心,却是谁也夺不走的真正财富。
这封告别信,与其说是一位投资大师的收官之作,不如说是一位九旬老者交出的一份关于如何安身立命的人生答卷。
而我们能给他的,以及给我们自己最好的致意,或许就是开始认真填写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内在计分卡”,让自己持续成长,配得上未来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