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晚上和同学们一起看了《悲伤逆流成河》。开始以为是青春偶像剧,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讲校园欺凌。
女主易遥跟妈妈一起住在弄堂里。妈妈靠给人按摩来维持生计,妈妈生活也很累,于是经常对女儿大吼大叫,认为女儿是“拖油瓶”;易遥去医院发现自己染上了性病,不敢告诉同学朋友,更不敢因为高昂的医疗费告诉妈妈;这一切却被一个转校生唐小米告诉了全校同学,从此大家对她冷眼相看,欺负她,言语行为攻击她;
她绝望,难过,独自忍受着这一切,直到遇见顾森西,她开始学着反抗。后来,好不容易生活有了好转,妈妈带女儿治好病,与顾森西感情也很好。没想到,阴差阳错,唐小米不小心报复了顾森西的姐姐顾森湘,也是齐铭的女朋友。易遥失去了两个最亲近的人,所有人都认为是她杀死了顾森湘。最后,她以自杀结束了这一切。
二、
电影开始是喜剧色彩。我还觉得台词和动作有点尴尬,看的快睡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突然叩击人心呢?
大概是,齐铭不理解易遥的反抗,认为她过分,觉得她无理取闹。
那天,易遥在海边,一直锤着齐铭的胸口。齐铭,你一直生活在阳光里,你就以为世界都是光亮的。镜头迅速切换,他们俩从小的家庭,父母的表情、动作,学校里的同学,以天差地别的形式被对待。
伴着海浪的声音,易遥大踏步走远,齐铭在后面,只是呆呆地看着她,茫然,不解。
从这个镜头开始,电影的感情急转直下。我伤心着眼前的这个女孩,为她所经历的一切感到难过与怜惜。
一个孩子,他的世界没有成人世界那么大。她的世界里,只有家庭和学校。当家人和老师同学都对你厌恶、嫌弃,你是不是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抛弃了你?
三、
或许很多人的青春里都有伤痛吧。
我想起初中,我们班里有个女孩,留着男孩头、穿的是花花绿绿的俗气衣服。不知道是为什么,全班男生都会躲着她,还刻意戏弄她。
那时候初中只有中间一个楼梯,我们班教室是在最边上,每次进教室,都会路过其他班的走廊。每一次女孩走进教室,所有男生都大声地吵闹、嬉笑,然后你推我攘,大声喊,快走快走!小花来了!!!不止我们班男生,隔壁班的,全年级的男生,一碰见她就像见到鬼一样。可是他们并不害怕,他们只是故意,这样戏弄她。
我现在还记得,男生们的表情和迅速跑开的动作。女生成绩不太好,坐在教室最后面,她也从来不从前门进教室。我见到她,她的脸上是淡定的,平静,没有任何难过。可是她心里呢?她没有女生朋友,男生当她是怪物,老师不怎么关心她。所以她独来独往,她脸上异常平静。
大概她也自己哭过吧?在没有人的角落。我很惭愧,当时,我也只是眼睁睁的看着,没有跟她讲话,没有阻止男生的行为;老师也有错,老师明知这一切,却对同学们的行为不加制止,不安抚老师的情绪。
你认为的“校园欺凌”,是什么样的?
殴打、辱骂、凌辱、丢烟头?
起外号、肆意玩笑、孤立、排挤?
大多数仍然认为,“校园欺凌”只是学生之间不成熟的玩笑,可以不用太重视,他们长大了自然就会忘掉。
没有电影里的打架,没有《蚯蚓》那样的强奸、援交,可是校园欺凌从来不是有武器才算的。电影最后,有很多遭受过欺凌的人发声,他们到现在,那段记忆都无法忘却,他们自卑、胆怯,孤僻,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些施暴者。
我不知道我的同学怎么样了,现在在哪,性格好点了吗?我们一直说,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说善良是天性,善意是选择,可是我们真的做到了吗?我们够善良吗?
还好,当时那个女生没有崩溃到自杀。否则,我也将是杀人凶手。
如果没有看过这部电影,我还永远认为,我是一个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