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之所以回过头来,再次讨论“竹林七贤”对当时乃至后世的影响,是因为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讲到“竹林七贤”之外的另一个人了。这个人,我们说,不但深受“竹林七贤”思想的影响,对竹林七人推崇备至。到后来,更是成为了刘伶最好的朋友和知已。
为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此人与“竹林七贤”,尤其是与刘伶的关系,我们还是先说一说“竹林七贤”对当时乃至后人的影响。
都知道,竹林七贤活动的魏晋时期,也是恰逢个性意识觉醒和文学变革的一个时期。尤其是竹林七贤中嵇康和阮嵇的文章,不但代表了当时士人的审美倾向,形成了当时的文学主流,更是对后世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比如,到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就产生了大量与竹林七贤相近的观点和文学作品,涌现出了包括对竹林七贤作品注解和拟作在内的大量作品。
其次,从文学理论角度来讲,魏晋时期(包括南北朝)也是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大转折期。应当说,竹林七贤的影响和推动在当时起了很大作用。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钏嵘的《诗品》,这两部在当时最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作品中,都包括了对竹林七贤的评价。这两部作品,也正是该时期乃至后世(尤其是士人阶层)对竹林七贤接受态度的重要理论依据。
再次,萧统《昭明文选》中对竹林七贤作品的收录,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竹林七贤”影响力的重要证据,也是他们的文学作品被当时乃至后世接受和传播的重要渠道。尤其《文选》中的选文倾向,于后世对“竹林七贤”的接受有着重大影响。
所以,也正是由于“竹林七贤”在当时有着这样一种影响力,他们也自然影响到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张华。